close

mind-blowing-tactical-tricks-during-war-1二戰鬼魅部隊 將千名士兵變出3萬大軍

2015年05月01日 陸霆剛/綜合報導

http://www.allisonott.com/wp-content/uploads/2013/01/argo1.jpg

自古以來兵不厭詐這是戰爭,像電影《亞果出任務》一樣,美國為了拯救在依朗革命,躲在加拿大大使家中,被伊朗革命軍鎖定的6名美國外交人員。美國中 情局利用假製片到伊朗勘景的方式冒險救人,甚至為了求真實,煞有其事的舉辦開鏡電影記者會,帶著劇本、剪報到伊朗救人,將外交人員假扮成製片、攝影師等電 影工作人員帶出伊朗,過程精彩刺激。但是用如此誇張的方式在戰爭上,這可不是第一樁。

http://www.laboiteverte.fr/wp-content/uploads/2015/02/tank-gonflable-seconde-guerre-mondiale-02.jpg

根據大陸媒體報導,二戰期間美國陸軍有一支是以藝術家 組成的部隊,例如歌手、插畫家、音效師等,從紐約或費城的藝術學院徵招組成的阿兵哥,稱為鬼魅部隊。這些並不是在戰鬥技巧學以專精的士兵,在戰場上有甚麼 功用呢?原來就是專門欺騙德軍,用500磅重的擴音器,模擬軍隊集結的聲音,或是發假的無線電報,甚至作出假的坦克,塑造出軍容壯盛的樣子。

http://www.theobserver.com/wp-content/uploads/2013/05/Ghost_web1.jpg

看起來很像卡通的劇情,似乎真的有用,從1944年開始加入二戰,鬼魅部隊總共成功了20次的欺敵戰術,拯救了1.5萬到3萬美國大兵。

鬼魅部隊曾經用1100名士兵偽裝了兩個師的兵力,共約3萬人的兵力。成功吸引德軍的注意力,分散力量讓盟軍的先鋒部隊順利達成任務,立大功的鬼魅部隊因此受到嘉獎。

 

美日曾祕密交易 掩731部隊罪行

2015年04月28日  記者盧素梅/綜合報導

7334041_720259

日本非政府研究小組「731部隊·細菌戰資料中心」共同代表近藤昭二近日透露,日本戰後以向美國上交全部731部隊研究資料為條件,與美方達成不追究昭和天皇和細菌戰負責人石井四郎戰爭責任的幕後交易,至今日美國仍沒有公開相關史料。

近藤4月中旬在京都舉辦的醫學研討會上曾指出,731部隊實施的細菌戰在戰後並未得到審判,以致戰後的醫學犯罪也沒有得到應有的懲罰。他近日在接受新華社專訪時再披露,日美曾祕密交易掩蓋細菌戰惡行。

約定不公開史料
http://www.chinadaily.com.cn/english/doc/2005-06/08/xin_150602080904515137865.jpg近 藤指出,為順利實現對日本的戰後統治,美國需要維持日本的天皇制。在不追究天皇戰爭責任這一點上,日美利益達成一致。同時,出於對抗蘇聯的需要,美國不希 望看到731部隊的研究資料落入蘇聯手中。石井四郎趁機向美國提出協商,這一幕後交易最終成立,日本將所有731部隊資料交給美國,而美國則沒有追究昭和 天皇和石井等人的責任。

近藤並指出,當時設在中國東北的俘虜收容所裡曾收容過一批美軍士兵俘虜,他們也成為731部隊軍醫的試驗對象,有人因此死亡,有人留下後遺症。戰後這些被釋放的美軍士兵曾向美國政府控訴了這段經歷,但由於美國與日本進行的幕後交易遭到掩蓋。

他說,雖然現階段還只是推測,但731部隊對日本和美國來說都是不願公開的祕密。將過去的密約延續至今並約定雙方今後都不公開相關史料。

難保細菌戰不重演

ce78b8近藤認為,生化武器研究是非常危險的,而能夠阻止它被濫用的就是倫理。如果沒有倫理的嚴格限制,很難保證戰時731部隊進行的細菌戰不會重演。

近藤指出,隨著近期大陸加大對歷史資料再發掘的力度,那些原本沉睡在檔案館中的史料得以公開,如果日本繼續掩蓋731部隊資料,只會讓自己的立場更加被動。

他呼籲,做了就是做了,日本應該承認事實,沒有對歷史事實的承認,一切都無法開始,包括中日外交。日本首先應該在查明歷史事實的基礎上,在承認歷史事實的基礎上開展外交活動,這是一切的前提。

小 靈 通 731部隊

http://www.sonicbomb.com/files/articles/731/lab1.jpg

731 部隊即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侵華日軍關東軍防疫給水部,該單位由石井四郎所領導,因此也被稱為「石井部隊」。731部隊遺址位於哈爾濱市平房區,該基地也 是在抗日戰爭和二戰期間,日軍於日本以外領土從事生物戰、細菌戰和人體試驗相關研究的祕密軍事醫療部隊的代稱。一些研究者認為至少3000名中國人、朝鮮 人和聯軍戰俘在731部隊的試驗中死亡。(盧素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ick(烏龍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