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科院大型無人機未具攻擊戰力 變身救災工具苦等研發經費

朱明 2017年03月13日

國家中山科院研究院研發的「騰雲」大型無人機,雖對外宣稱具備發射飛彈初級功能,但受限許多技術還未整合完成,在未獲軍方訂單前,又要爭取持續研發經費的雙重考量因素,據指出,中科院已將「騰雲」大型無人機列為配合國軍救災任務的運用,因為騰雲無人機雙翼可掛上放置救援物資的「莢艙」,總重量超過200公斤,當直升機受天候影響無法進入受災區域時,騰雲無人機就可緊急擔任任務,除勘察受災區域現況外,同時也能做投放救援物資的救難工作。

中科院日前成立「研發展示館」對外展示,其中「騰雲」大型無人機雙翼外掛救援物資的「莢艙」模型,出現在無人機展示專區中,中科院人士表示,騰雲大型無人機當初是依照美國MQ-1 掠奪者(Predator)無人機,屬於「中海拔、長時程」(MALE)無人機系統規格來研發,但是要進行長程偵察,甚至具備攻擊的戰力、衛星導控等相關設備,就是整套系統的核心關鍵技術,而且要達到軍事用途的規格,在這個部分還有許多的技術還在整合階段,雖然在近海偵察部分的已經不是問題,但是軍方對騰雲無人機未達成長程偵測功能前,不會再投入研發經費進行研發,中科院只能自行找出解決之道。

中科院為對外推銷騰雲無人機的性能,並增加其對外的能見度,已將騰雲無人機運用配合國軍將災害防制納入主要任務,著手進行國內救災任務的準備。中科院人士表示,極端氣候將成為未來常態,台灣每年面臨颱風或是惡劣氣漩帶來的暴雨形成的災害,經常造成山區交通嚴重中斷,必需靠直升機進入災區救援,但萬一碰上如2009年莫拉克風災(八八風災)惡劣氣候,使直升機無法執行任務時,騰雲無人機就能派上用場。

騰雲無人機具備紅外線等多項偵測裝備,透過這些偵測裝備,可以在夜間或多雲霧的天候中飛行進入受災地區,配合機翼下可掛載放入食物、藥品、醫療品或通訊設備等救援物質的「莢艙」,進入災區投放,在第一時間達成初級的救援工作。

該名人士指出,雖然中科院研發裝備都是以軍事用途為主,但轉個方向就可以運用在民生或救災上,尤其無人機運用在天候不佳且危險的山區的救援工作,可透過操作人員進行長時間遙控偵測災區,並將救援物質投放到受困地點;若碰上狀況,最多只是損耗一架無人機,沒有危及人員的安全。

 於已部署陸軍的銳鳶無人機(中科院內稱「中翔二號」無人機)可否運用在救災工作上?中科院人士指出,銳鳶無人機酬載重量才51公斤,能載的物質有限,騰雲無人機酬載重量超過200公斤,能酬載救援物質比較能符合救災的能量。因此中科院目前已著手騰雲無人機運用在救災上,只要政府有需要運用騰雲無人機,中科院隨時可配合國防部救災任務,進行無人機救援工作。

 

中科院騰雲無人電戰機 「沒有作戰效能」

朱明 2017年03月13日

20170310184915696814

中科院日前在中東阿布達比防衛展參展,展示以騰雲大型無人機加裝干擾系統升級為「無人電戰機」,甚至可擔任F-16戰機先導的電子干擾,但中科院人士私下坦承這只是一個想法,與實際用途相距甚遠,據指出,為爭取騰雲無人機後續的研發經費,中科院可說是想盡各種運用的可能性,主要目的是希望能獲得軍方預算支持。

在中科院介紹騰雲無人機電子偵蒐與干擾系統中,作戰可由無人電戰機擔任戰鬥機機隊的前導,並在偵蒐到敵方雷達或是飛彈陣地時,無人電戰機即可發出干擾波,破壞敵方雷達及飛彈陣地對我戰鬥機隊的追蹤及鎖定。

知情人士指出,要讓無人電戰機擔任戰鬥機機隊的前導,首先要有絕對的空優,才能讓慢速的無人機先行,目前兩岸情勢軍力態勢是不可能;再者,若無人機能載偵蒐與干擾電戰系統,現有F-16戰機的向美採購電戰莢艙功能更完備,且有實戰運用,要用無人電戰機根本是多此一舉,沒有任何作戰上的效能。

如果只是以無人電戰機發出模擬戰機的電波,擔任誘餌的「假戰機」,因無人機速度慢,根本無法模擬出戰機的速度,敵方的雷達只要判別速度立馬分出真偽,這又如何成為誘餌?目前各國研發擔任誘餌的「假戰機」的方式,都是以飛彈為主體,在彈頭加裝電子設備掛載在戰機上,在適當距離發射出去,讓敵方雷達誤認是戰機,誘使發射防空飛彈。

55中科院人士表示,在阿布達比防衛展的「無人機電戰機」只是個想法,與實際運用落差太大,事實上,比較實際的作法是將中科院現有的「天成」、「虹弧」無人靶機進行加裝電子設備,更能貼近作戰運用的可能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ick(烏龍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