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http://img.yonhapnews.co.kr/etc/inner/EN/2013/08/02/AEN20130802008951315_01_i.jpg

2010年初,因用於214型潛艇的國產螺絲未達標,在航行時經常鬆動或折斷,導致3艘潛艇全部停航。南韓海軍第二艘“尹永夏”級導彈艇也接連出現主軸潤滑油過熱、衛星通信設備無法正常運作、航速超過35節時無法直航等問題。套用南韓《中央日報》的話,由於南韓國產名牌武器倉促開發,出現問題可以說是“意料之中的失敗”。

近年來,南韓軍工業發展迅猛,經常有號稱“世界第一”或“世界第二”的新式武器出現在南韓報刊電視上,其中綽號“紅鯊”的反潛導彈就是南韓官方大力宣傳的明星。可是盛名之下其實難副,據南韓《東亞日報》披露,期待“紅鯊”帶來“反潛革命”的南韓海軍卻屢屢“吃藥”,幾次實彈試射中,“紅鯊”不是入水即沉,就是快速失蹤,以至於南韓網民笑稱:“哪有入水就沉的鯊魚啊?”

    美國技術催生南韓魚雷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f/fe/Blue_Shark_Hafif_Torpido.JPG

 

    南韓研製制導型反潛武器始於上世紀70年代,當時南韓擁有從美國購買的MK44電動輕型魚雷,主要用於裝備S-2固定翼反 潛機,但MK44原本是美國為了深海作戰而研製,不太適合南韓周邊的淺海水域使用。為此,南韓開始仿製開發新的反潛武器。1976年,南韓研製出首枚“南 韓版MK44”,稱為KT-75直航魚雷。上世紀80年代,由美方供MK44的圖紙和技術參數,韓美合作研製出K7-44型魚雷。

    繼K7-44之後,南韓從1995年開始,歷時10年,先後投資500億韓元,在義大利A-244魚雷基礎上研製出“藍鯊”反潛魚雷,代號K7-45。這是一種電動輕型反潛魚雷, 口徑為324毫米,長2.7公尺,重280公斤,最大作戰深度500公尺,航速可達45節。該魚雷安裝有性能先進的ASTRA聲自導頭,主動探測距離超過 2.5千公尺,批量生產價格為每枚10億韓元。2004年9月,南韓成功完成“藍鯊”魚雷的最後試射,2005年實戰部署。南韓方面宣稱,“藍鯊”的綜合性 能遠超美制MK46魚雷。被稱為“南韓十大國產精品武器”的“紅鯊反潛導彈同樣選用以“藍鯊”魚雷作為戰鬥部。

http://img524.imageshack.us/img524/4553/redshark3mp.jpg

    “紅鯊反潛導彈是南韓自行研製的最新反潛武器。它由南韓國防科學研究所研製,耗資千億韓元,歷時9年。該導彈長5.7公尺,彈徑380毫公,重820公斤,有效射程20公里,由南韓產導彈垂直發射系統發射。2009年6月22日,南韓國防事業廳和南韓國防科學研究所宣稱,“紅鯊反潛導彈定型,從2010年起開始實戰部署。

    第二種垂髮式反潛導彈

http://3.bp.blogspot.com/_En-sxfOkXP8/SpVD981IcZI/AAAAAAAAC84/szo85n4tZJM/s400/Red+Shark_MP.jpg

    反潛導彈又稱“火箭助飛魚雷”,是一種由水面艦艇或潛艇發射用以攻擊潛艇的制導武器。隨著現代潛艇的潛深和航速不斷提高,所攜載的潛射武器射程不斷增加,各國海軍急需射程遠超傳統魚雷的反潛武器,為此,反潛導彈應運而生,它結合導彈和魚雷兩種武器的優點,逐漸成為遠端反潛的主力武器。

http://phunutoday.vn/dataimages/201202/original/images629427_Ten_lua_10_Phunutoday.vn.jpg

    南韓方面高調表示,南韓是繼美國研製出“阿斯洛克”垂直發射式反潛導彈後,第二個自主研發出垂直髮射式反潛導彈的國家。雖然法意兩國早已聯合開發出“米拉斯”反潛導彈,澳英兩國聯合研製了“超級伊卡拉”反潛導彈,俄羅斯也有“瀑布”反潛導彈,但南韓人認為“米拉斯”和“超級伊卡拉”都不是反潛導彈,俄制“瀑布”導彈發射時有傾角,不算垂直髮射,所以“紅鯊”就是繼“阿斯洛克”之後的第二種垂直髮射式反潛導彈

    目前,南韓海軍已將“紅鯊反潛導彈部署到“王建”號、“姜邯讚”號、“崔瑩”號、“世宗大王”號等驅逐艦上。按照南韓方面的設想,東北亞是世界上潛艇部署最密集的地區,這裡雲集了日本19艘潛艇、北韓80多艘潛艇,以及俄羅斯、美國和中國的部分潛艇。“紅鯊反潛導彈的服役,能夠極大地增強南韓海軍的反潛作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抵消北韓海軍在潛艇數量上的優勢。

http://pds.joins.com/jmnet/koreajoongangdaily/_data/photo/2013/03/06215317.jpg

“意料之中的失敗”頻發

    “紅鯊反潛導彈問世之初,被吹捧為南韓海軍的“撒手锏”。然而,列裝部隊後,“紅鯊”卻事故頻頻。去年7月25日,韓軍在浦項近海試射“紅鯊”,在正常飛行10余千米後,作為戰鬥部的“藍鯊”魚雷卻無法正常啟動,結果入水即沉,試驗失敗。從去年10月起,南韓海軍又相繼進行了4次發射,共發射8枚魚雷,結果只有5枚命中目標,3枚失蹤。

    軍事專家表示,通常制導武器的發射成功率超過90%才會進行實戰部署,一般需要試射20次左右。如今“紅鯊”導彈的發射試驗僅進行了4次,其中3次成功,成功率僅75%,遠未達到標準。

    其實“紅鯊”頻繁出現問題也是南韓海軍過分追求發展速度而忽視裝備品質的縮影。近年來,在“大洋海軍”目標的牽引下,南韓海軍潛艇發展上堅持“三步走”策略,從209型潛艇214型潛艇,再快速推進到自主研發大型潛艇;在驅逐艦發展上同樣堅持“三階段”計劃,從KDX-1型到KDX-2型,再到快速建造KDX-3型宙斯盾驅逐艦。只用了短短20餘年,南韓海軍就擁有了12艘先進常規潛艇、12艘新型驅逐艦和1艘大型兩棲攻擊艦。這種片面追求發展速度的做法必然會帶來品質問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Rick(烏龍鄉) 的頭像
    Rick(烏龍鄉)

    Oolxiang烏龍鄉(國防科技)網

    Rick(烏龍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