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岩國基地部署美軍機127架 規模將成東亞第一
2014-07-22
日本共同社20日報道稱,駐日美軍普天間機場(沖繩縣宜野灣市)的KC-130空中加油機日前開始移駐岩國基地(山口縣岩國市),預計全部15架在8月底前完成移駐工作。此外,59架航母艦載機也計劃在2017年左右從神奈川縣厚木基地轉移至岩國基地。岩國基地將在數年內成為東亞地區最大的美軍航空基地。
據 報道,岩國基地位於面向瀨戶內海的三角洲。7月15日上午第一架空中加油機降落在岩國基地。這是美軍部隊以減輕沖繩基地負擔為由首次轉移至日本本土。岩國 基地部署有戰鬥攻擊機等53架飛機,在此工作的美軍士兵和家屬等超過5000人。根據2006年日美兩國政府簽署的《駐日美軍整編計劃》,普天間及厚木基 地的移駐工作完成後,岩國基地的美軍飛機將達到127架,超過嘉手納基地成為東亞最大的美空軍基地。
美方此前已表明計劃向岩國基地部署最尖端匿蹤戰機F-35。新型運輸機MV-22“魚鷹”也把岩國基地作為從沖繩飛往日本本土時的中轉站。防衛省官員把岩國基地定位為“美軍整編計劃中增強了重要性的日美防衛要點”。
一 名軍事專家21日表示,岩國基地的部署調整,意味著日美正在將這裡整合成一個對外作戰的“鷹巢”,駐日美國空軍和海軍、海軍陸戰隊航空兵實現新的作戰 力量組合,既有適合戰區快速力量投送的MV-22B“魚鷹”和KC-130J空中加油/運輸機,還有EA-18G“咆哮者”電子攻擊機,這些戰機如果與鄰 近基地部署的美軍F-22、F-15、F-16戰機形成戰鬥組合,作戰效能將有非常大的提升。
這名專家認為,美國人要想打好“空海一體戰”,實現“亞太再平衡”,最核心任務當屬駐日美軍重組再編和基地抗打擊能力建設。可以通過提高岩國、三澤等前沿基地的抗打擊能力,並且將現有的“愛國者3”反導系統換成射高、射程均進一步延伸的“薩德”系統,從而提高戰時的安全系數。
更重要的是,美國空軍打造的航空航太遠征部隊,正以越來越高的頻率出現在日本。迄今,美軍航空航太遠征部隊中的兩個中隊已來過日本,輪駐過嘉手納的美國空軍第18聯隊第27遠征戰鬥中隊(配備12架F-22戰鬥機)、在三澤基地的第132電子戰飛機中隊(配備5架EA-18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