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LCA戰機裝備進程再度延誤 已耗資40億美元
2014年07月25日1 來源:環球網
據俄羅斯軍工綜合體新聞網7月25日報導,印度國產輕型戰斗機LCA“敏捷”(梵語意為“光輝”)初期型號Mk1已經不可能按原定計劃在今年之內形成完全的戰斗力,而更先進的改進型號Mk2的研發進程同樣延誤。
目前印度用於飛行試驗的LCA原型機隻有1架,而不是此前計劃的5架。雖然國產輕型戰斗機初期型號“敏捷Mk1”已經在2013年12月形成了初始戰斗 力,但是飛機至今仍然未能完全配置所有機載設備,無法展現自己的全部戰斗力。有報道稱,即使到2016年,這種戰斗機也未必能夠形成完全的戰斗力。
印度國防部此前曾經承諾,國產“敏捷”戰斗機將從2015年起具備完全的戰斗力。該型飛機最初從1983年開始研發,由隸屬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的航空發展局負責,啟動預算約為9000萬美元,現在飛機研制費用已經超過了40億美元。
印度LCA戰斗機應當更換蘇制米格-21戰機。但是印度至今尚未簽訂為國產輕型戰機採購美國生產的GE-414加力渦噴發動機的合同。美制GE-414在 和歐洲噴氣發動機公司的EJ200先進雙轉子加力渦扇發動機的競爭中勝出。此前的LCA原型機裝配的是推力稍小的GE404發動機。
作為較為先進的型號,印度LCA“敏捷Mk2”改型應當配備新型機載計算機、先進航空電子設備、可伸縮式空中加油杆、機載制氧機、主動陣列雷達和新型電子戰設備。
按照計劃,“敏捷Mk2”應當在2018年首飛。但是印度空軍消息人士透露稱,這個期限可能無法保証,因為大部分項目研發工作甚至還沒有開始。在另外一個項目,即引進126架法國“飆風”多功能戰斗機的項目延遲的背景下,未來幾年印度空軍的戰斗力可能會受到嚴重影響。
印度官方宣稱光輝輕型戰機已可以出口被批妄想
印度“第一郵報”網站近日新德里消息: 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DRDO)宣稱已經具備出口“光輝”(Tejas)輕型戰鬥機的條件的說法被前印度空軍高官斥為不成熟、不現實,他們希望該組織把重點首先放在用國產戰鬥機裝備自己的空軍上面。 “有雄心是好事,但目前離我們可以談論或考慮出口輕型戰鬥機還有一段距離。 由於在做出銷售這些飛機的決定之前,必須首先裝備印度空軍,談論出口輕型戰鬥機實在是為時過早” ,印度空軍前參謀長,空軍上將S•克里希納斯瓦米(S Krishnaswamy)稱。
他這番話是對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有關未來可以向友好國家出售多用途輕型戰鬥機的說法的回應。克里希納斯瓦米說,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和印度官方必須對出口這種飛機採取“現實”的態度。印度將不得不投入巨資,建設一條新的大規模生產線來大批量生產這些飛機,他說。
最近獲得印度空軍“初始作戰許可”(Initial Operational Clearance)的這種國產戰鬥機,已經研製了30年,費用估計超過了1700億盧比(約合28.39億美元)。
然而,裝備部隊還需要等待,因為印度空軍沒有發出“最終作戰許可”(Final Operation Clearance)。飛機生產的成本估計將進一步增加。克里希納斯瓦米說,就出口作戰飛機或直升機而言,賣方必須向客戶國家提供長期的機群支持,而“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並沒有機會接觸到這類機群管理業務”。
“我們已經向一個國家出口了直升機,其中一架直升機在該國國慶閱兵期間墜毀。 所以,我們首先應該把重點放在研製滿足我們自己需求的飛機上,然後再考慮其他事情”,他說。
克里希納斯瓦米說,由於裝備印度空軍幾年中出現的問題,印度第一種國產轟炸機HF-24“暴風之神”(Marut)不得不進行多次修改。
“此外,你也許會談論出口,但問題是,誰會購買這種研製這麼久的飛機,而且要購買這類飛機的國家還有這麼多的選擇”,他說。
印度空軍前副參謀長,退役空軍中將N•V•特亞吉(NV Tyagi)說,作為一個概念,出口輕型戰鬥機的想法是好的,因為這樣會帶來收入,但我們必須認識到,任何外國客戶只會在看到其在印度空軍的表現之後才會購買,而印度空軍尚未裝備該飛機。
“為了顯示其性能,它必須在印度空軍服役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只有到那時,才應該開始考慮出口”,他說。
輕型戰鬥機計劃始於20世紀80年代初,但經歷了數次耽擱。其研製進度推遲、費用超支等問題導致印度空軍淘汰老式俄製米格21戰鬥機的時間也推遲了。
按照印度政府的計劃,將生產6個中隊的輕型戰鬥機,其中兩個中隊的MK-I型,其餘為MK-II型。一個中隊大約有20架飛機。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還簽定了購買美國GE-414發動機的合同,將為MK II型輕型戰鬥機提供更強大的推力,而頭兩個中隊的輕型戰鬥機將以GE-404發動機作動力。
第一個中隊的輕型戰鬥機將被部署在泰米爾納德邦(Tamil Nadu)的蘇盧爾(Sulur)空軍基地,後續的飛機預計將取代各個基地的米格21中隊。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