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機航空科學館18架飛機 開始搬家
桃園機場航空科學館為因應興建桃園機場第三期航廈工程將拆除,航科館內外展示的18架各式飛機,28日開始分3批6天搬遷到附近的桃園海軍基地暫放,3月 1日上午11時開始,桃園機場南跑道也將暫時關閉2個小時以便運送。
28日就有許多飛機迷趁搬運空檔前往拍照留念,而搬遷的飛機中以蔣宋美齡從南京搭乘來 台的第一代「空軍一號」最有歷史意義,搬運公司出動台灣僅有一台,價值新台幣1億6千萬元的電子式多軸油壓板車負責運送。
感傷!航空科學館將拆 第一代空軍一號貼平安符搬遷
2015年03月1日
東森新聞記者蕭化明、錢麗如/桃園報導
因應桃園機場第三航廈的興建工程,航空科學館因此封館,周六(2月28日)進行館內展示的18架老舊軍機的搬運作業,由於每架軍機動輒都有數十年歷史,價值不斐,搬運過程中甚至還替每架軍機貼上平安符,希望過程一切平安順利。
大型吊車載運著一架一架歷史悠久的軍機,工作人員小心翼翼指導每一個步驟,就怕稍有閃失會造成機體損傷。因應桃園機場第三航廈的興建工程,航空科學館必須拆除,228當天一早進行搬遷作業,將館內原本展示的18架老舊軍機搬離館內。

「要很小心,因為都年久失修,不堪一擊……」,每架軍機動輒都有數十年歷史,包括故總統蔣中正夫人蔣宋美齡從南京搭乘來台的第一代「空軍一號」,也令搬遷作業增加不少難度,例如為了要越過紅磚人行道,就得鋪鐵片、鋪沙包,避免體積龐大的軍機一個震動就會受損。

仔細觀察,還可以發現每架軍機上都貼有一個保平安的重要物品,遠看是個黃色紙張,放大來看是一張平安符,用來祈求吊掛遷移過程可以順利平安。「沒看過搬運飛機,來看一下」,民眾受訪時說,「可惜,小時候常來,希望以後可以找地方重建。」

航空科學館在1981年正式開館,至今已經有34年歷史,是不少人心中的回憶,這次為了第三航廈工程必須封館拆除,令許多感到民眾不捨,紛紛前來拍 照留念。新館位於「桃園機場發展園區及附近地區特定區計畫」預定地內,同時將納入蘆竹空軍35中隊(黑貓中隊)之飛機棚廠,占地約6甲。
航科館將在空軍桃園基地內建新館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中廣新聞網) 2015-03-02
桃園機場為了興建第三航廈與滑行道,將使用目前「航空科學館」所在土地,因此,航科館已在今年元月封閉,未來將遷到原空軍桃基地內。新館不僅建物規模比原館大,展示的航空文物也比舊館豐富,預計費時六年完工使用。(閻大富報導)
一九八三年十月底開幕的「航空科學館」,全區佔地一萬六千多坪,是台灣第一座航空專業博物館,也是民航局為保存航空史料,推廣民航事業而設立,距離 航站大廈大約兩公里,內部包括正廳,以及民航、工藝、本國、史蹟、太空等五個展示區,還有一個航空教室、兩個電影播映室和一座展望台。
航科館目前隸屬桃園機場公司管理,桃機公司副總溫永松表示,為了興建第三航廈以及「雙向滑行道」,已經計畫將航科館遷到原空軍桃園基地的園區內,並興建一座新館使用,目前舊館的展示飛機也已先放置在桃園基地的機堡內。
溫永松說,這座新館預計費時六年完工,空間和規模比原館大,參觀動線也重新設計,因為航空科技不斷進步,除了原有的航空文物、史料外,未來新館內也會加入新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