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新華社報導,加拿大維京飛機製造公司(Viking Air)日前宣佈,該公司將在未來10年至15年內向中國大陸出售400架雙水獺400系列水上飛機,這些飛機可以在河流、湖泊和海上飛行和停留。對於水上救援、海上運輸有很大幫助。
維京公司總裁柯蒂斯當天在溫哥華舉行的記者會上說,根據今年2月中加兩國達成的航空協議,位於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維多利亞市的維京公司將直接向中國出口該公司生產的水上飛機。
柯蒂斯說,這種飛機用途很廣,客戶群廣泛,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北部的油氣田開採公司都採用這種飛機取代昂貴的直升飛機。
加拿大國稅部長克麗-琳恩·芬德利在記者會上說,她很高興在這裡慶祝中加航空協議簽署後的第一項成果,維京公司是第一個從中受益的加拿大公司。
這種19人座的飛機每架售價為650萬加元(約1億6500萬新台幣)。維京公司估計中加合作協議將使加拿大在未來20年通過出口飛機獲得35億加元(約890億新台幣)的收入。
擴海權 大陸開發2款衛星建海洋觀測網

由於大陸當局近來在南海、東海主權爭端地區積極部署、建設,對大陸同時開發2衛星以籌建中尺度海洋觀測網,是否會強化大陸掌握南海、東海主權爭端地區各種資料的能力,以協助大陸擴張海權,引起矚目。
中國航天報報導,為確保海洋動力環境探測業務的連續、穩定開展,進一步提升應用效能,具備中尺度海洋現象的監測能力,大陸國家海洋局與有關方面聯合共同提出建設海洋動力環境監測網,且組織開展論證。
報導說,海洋動力環境監測網已被納入到大陸的國家空間(太空)基礎設施的規劃中。
大陸專家透露,上述監測網由一顆極軌衛星和兩顆傾斜軌道衛星組成,對海洋動力環境進行探測,三星組網後能夠提高全球雷達高度計地面軌跡的網格密度和重點區域海面風場觀測的時效性。
根據大陸當局要求,五院先期啟動兩顆業務星的研製工作。其中,運行在極軌的衛星為海洋二號B星,運行在傾斜軌道的衛星為海洋二號C星。針對用戶的要求及工程總體的統一部署,五院總體部與各分系統單位已合作完成了衛星的綜合立項論證工作。
報導指出,衛星正式立項後,五院制定詳細科學的技術流程和切實可行的研制計劃流程,確保按要求如期完成研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