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F可出席航展與梟龍較量
中國大陸軍方和巴基斯坦合製的「梟龍」戰機,在巴黎航展大出風頭,第三世界國家因價錢便宜,不少買家當場下訂。
其實,以梟龍戰機和台灣已研製成功超過二十年的IDF相較,在性能和電戰系統上,IDF要更勝梟龍一籌。
台灣軍方這次把「雄風」「天弓」和「天劍」等武器系統拿到巴黎參展,除了展現自信,也相當程度透露了自己的科技含量,不怕潛在對手抄襲,以「雄三」為例,彈 體超過6000個零組件,並不是那麼容易就可以模仿,另一意義在於台灣的中科院可能已掌握更先進的武器系統在手上,根本就不怕已研發成功許久的系統讓對手 知道。
另,相對成熟的IDF戰機,漢翔更進一步改良的「雄鷹」戰機,已比早期的IDF精良,把早期的IDF戰機拿到巴黎參展也不會有洩密的問題,還可以和 其他國家先進的戰機交流,甚至開拓可能的外銷通路,就算美方可能出面阻礙,但IDF的出口,是可以讓國際間了解,台灣在各種軍工產業,是有一定產能和科技 能力,有本錢在軍火市場上取得一席之地。(旺報)
甲車機砲槍塔性能遭質疑 國防部駁斥
時間:2015-06-16新聞引據:中央社 圖片引用連結
有讀者投書平面媒體指出軍備局和中科院生產的雲豹甲車機砲功能不佳,遙控槍塔又貴品質又差。國防部今天(16日)表示,符合作戰需求的機砲目前依規劃產製,遙控槍塔的問題皆已改進。
國防部發布新聞稿表示,「迅馳專案」規劃產製的雲豹八輪甲車,包含40公厘榴彈機槍車型及機砲車型,其中機砲需求經依世界武器發展趨勢及敵情威脅等因素評估後,確認30公厘口徑符合作戰需求,目前依規劃期程執行中。
國防部並表示,40公厘榴彈機槍車型的遙控槍塔,於研製期間遭遇問題均已改進,並完成測試評估合格後正式量產,自2011年起迄今已撥交部隊205輛,目前裝備使用狀況良好,符合戰備需求。
自由時報16日刊出署名「蔡台仁」的民眾投書,指2014年8月監察院糾正陸軍司令部,因為雲豹甲車機砲構型,陸軍司令部為了讓軍備局與中科院生產20公厘機砲與砲塔,但軍備局生產的機砲既無法貫穿中共輕裝甲車的裝甲,砲管壽限也不合格,研發案草草結案,浪費公帑。
蔡台仁並表示曾參與雲豹甲車的遙控槍塔研製生產。投書指出,軍備局為照顧中科院,採用又貴、品質又差的產品,除浪費人民血汗錢外,也忽視戰力及國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