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http://afirmator.org/wp-content/uploads/2014/03/nuclear-bomb-test.jpg

史上比核彈還可怕的超級武器 數次災害可能與它有關?!

2015年10月29日  社群分享 文章來源:金生麗水  圖片連結

上世紀美蘇軍備競賽在海陸空進行的如火如荼,當時,為了改進自己的核武器,美蘇兩國都在頻繁進行著核爆試驗。

http://www.lanl.gov/about/_assets/images/timeline-20.jpg

不過機智的俄國人還是早於美國人發現利用核武器可以製造一種新武器,地震武器。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b/b2/Operation_Emery_-_Baneberry.jpg

天空陸地海洋甚至太空,美蘇之間都在競爭,不過蘇聯人卻領先一步,將發展的目標瞄向了地下。蘇聯地理學家注意到,在地下核爆炸幾天之後,有時會在幾百公里外發生地震。這一偶然的發現立即引起軍方的注意。隨後,在軍方的介入與推動下,科學家們又先後在前蘇聯各地共爆炸了32顆核彈,收集了大量資料。

https://astroengine.files.wordpress.com/2009/05/underground_test.gif?w=549

試驗結果表明,核爆炸的確可以引發地震。敏銳的軍方馬上意識到:地下核衝擊波極有可能發展為一種武器並加以利用,其威力之巨大可能出乎人們意料。只要假以時日,它一 定能成為對付美國等競爭對手的又一「殺手鐧」。

https://missions.llnl.gov/content/assets/images/nonproliferation_images/earthquake_lg.jpg

亞塞拜然的一個地質研究所的副所長寇里莫夫認為:「如果我們願意的話,不但可以在可能發生地震的地方引發地震,而且還可在不大可能發生任何地震的地方引發地震。」由此可見,地震武器的存在不只是傳說。它乃是在冷戰世界格局下,美蘇進行核軍備競賽的「私生子」。冷戰結束後,雖然蘇聯已不復存在,但現在 的美國與俄羅斯是否仍在進行地震武器的研究,世人還不得而知。

http://res.heraldm.com/content/image/2013/02/12/20130212001070_0.jpg
地震武器的一大特性,在於它的隱蔽性特別好。

地震武器一般並不直接產生殺傷力,其破壞作用是通過其誘發的自然災害而間接實現的,而且這種誘發性爆炸大多在距受攻擊點幾百公里甚至幾千公尺遠的地 下進行,因此很難被對方覺察到。蘇聯試驗得出的一組資料卻同樣令人不寒而慄:一枚 1萬噸TNT當量的核彈在一定深度的地下爆炸,造成的地面破壞程度相當於發生裡氏5.3級的地震;一枚10萬TNT當量的核彈在地下爆炸,則可誘發裡氏 6.1 級的地震。由莫斯科地質研究所科學家尼古拉斯領導的科研小組甚至斷言,1988 年在外高加索中南部亞美尼亞發生的大地震就是由於兩天前相距3200餘公里的地下核爆炸試驗而引發的。一天之內4萬人在這次地震中喪生,足以駭人聽聞。

http://2.bp.blogspot.com/-cqIxu_QhSvI/VUfNAVlu7RI/AAAAAAAAJtw/B2w6bpSHxFo/s640/california-mega-earthquake-warning-12.jpg
雖然真正意義上的地震武器並沒問世,但還是有國家在暗地裡進行著這種喪心病狂的武器研製。

歷史上核彈的威力已經讓人震驚了,但對於地震武器這種更具威脅的武器來說,這種軍事價值對某些國家來說簡直太大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Rick(烏龍鄉) 的頭像
    Rick(烏龍鄉)

    Oolxiang烏龍鄉(國防科技)網

    Rick(烏龍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