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ri7chywwa03w42vlp1ce

2020年 美空軍AC-130J砲艇機將上膛

2015-12-15 國防部軍事新聞網

著眼海軍在艦載雷射武器開發的進展,美國空軍已向其「水面作戰中心」(NSWC)取經,同時訂下開發時程,將在「空軍特戰司令部」(AFSOC)主導下,於2020年前在空中砲艇AC-130J完成安裝,並配合專司情偵監的無人機,避免阿富汗昆都茲醫院誤炸事件重演。

雖然自NSWC取得技術支援,美空軍在導能武器開發上所面對的問題,勢必比海軍棘手。即便如此,AFSOC部長黑索德中將仍深具信心,先是開出2020年機載目標,也宣布以AC-130J做為測試機。AFSOC的首要目標,就是將現有導能武器模組縮小至5000磅(約2270公斤)上下,即與AC-130現有機砲等重,以便「無縫接軌」使用。

yourfile

此外,AFSOC將讓這組雷射武器具備180至200千瓦(kW)的輸出功率,並且同時兼具攻擊與防禦能力。攻擊端來說相對單純,只要在AC-130J一側架設雷射武器取代現有機砲就能達成功效,然而防守端相對複雜,因為必須同時安裝具有360度全景偵測功能的感測元件,也將造成導能武器與感測器間的重量排擠,成為另一個需審慎考量的因子。

不僅如此,AFSOC希望雷射武器不僅能用來防禦空中砲艇本身,甚至能為地面特戰攻擊部隊提供密接支援,並能直接打擊敵方重要基礎設施,如發電與通訊設備。

黑索德指出:「試想,如果能在距敵方一定距離時,安靜地發射雷射武器來讓戰機、艦艇失去作戰能力,就能省去派出人員招致傷亡的風險。」同時,黑索德也強調雷射武器節省彈藥的好處,只要載具有油料,就能靠著發動機發電,因此導能武器可以說是「沒有彈藥上限」。

除了空中砲艇AC-130J機身上的感測系統外,AFSOC也打算讓AC-130J另外搭載自武器管發射的拋棄型無人機,尾隨AC-130J於雲層下方飛行、情蒐,由AC-130J機上人員遠端操控,及時回傳重要情資至空中砲艇,目前已準備對外展示這套系統,同時命名為「戰術型離機感測器」(TOS)。

這套系統也被視為美空軍對10月3日誤炸昆都茲「無國界醫生組織」(MSF)醫院的「亡羊補牢」,黑索德強調,這正是空軍發展導能武器與TOS的重要關鍵,因此2020年機載目標也反應避免再發生憾事、拿出解決方案的迫切性。

 

戰力爆表!美軍無人機將安裝雷射武器

由於雷射武器具使用成本低,如一枚愛國者飛彈可能需要60萬至70萬美元,而使用一次雷射武器可能只需幾千美元,相比之下消耗費用要便宜得多。另有反應速度快、打擊精度高等顯著特點,上世紀70年代,美國空軍就開始了機載高能雷射武器的研究。目前,「高能液體雷射區域防禦系統(HELLADS)」項目正在研發體積小、重量輕的實用電能驅動固體雷射,目標是能夠擊落無人機,該項目所研發的雷射武器已可滿足美軍要求。

78

美軍表示未來空中戰爭將以雷射武器為主導。美國空軍首先嘗試在AC-130戰機上裝載雷射武器。預計無人機安裝雷射武器系統後,無人機的優勢將會進一步放大。由於它具有體積小、隱蔽性好等特點,可用於執行多種空中作戰任務。加之安裝雷射武器後,更擁有攻擊速度快、連續打擊目標多等能力,使得無人機的作戰效能大幅提升。另外,雷射武器可將能量匯聚成細光束準確地射向目標物體,除有助於提高無人機的打擊精度,也避免傷及無辜人員。

由於雷射武器需要大量的電能,電能消耗一直是雷射武器的瓶頸問題,不過通用原子公司早已為其設計了1套充電系統,每充電1次能發射5至6次,然後可繼續從無人機的動力系統中獲得電量。

從雷射武器的發展趨勢來看,未來機載雷射武器系統必將向小型化、強功率方向發展。而無人機與雷射武器的結合,將會對傳統的作戰思想産生深刻影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Rick(烏龍鄉) 的頭像
    Rick(烏龍鄉)

    Oolxiang烏龍鄉(國防科技)網

    Rick(烏龍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