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艦有如下餃子!江南廠第8艘052D下水
2015-12-29 ettoday 大陸中心/台北報導
江南造船廠建造的第8艘052D導彈驅逐艦,在大陸網路上出現下水照。近年,大陸近年海軍艦艇如「下餃子」的速度擴增,南北兩家造船廠以不同工法建造有「中華神盾艦」之稱的052D,也正在研發可裝備100枚導彈,屬於下一代的萬噸級055型驅逐艦。
根據陸媒報導,經過052B、052C的建造和發展,052D是解放軍自2014年起裝備的主力飛彈驅逐艦;此一滿載排水量近7500噸的軍艦,是以052C型飛彈驅逐艦為基礎發展而來,體現了 「平台通用化、裝備模塊化」的設計思路,增加了裝備通用化垂直發射裝置,共包含64個飛彈通用垂直發射單元,還改進提高警戒探測、編隊作戰指揮等系統。
位於長興島的江南造船廠建造且服役的有昆明艦(弦號172)、長沙艦(弦號173)、合肥艦(弦號174)、銀川艦(弦號175),沒有艦名只有弦號的117、118、154、155。大連造船廠則正建造2艘,分別是119與120,研判052D的最終裝備數量將可能超過10艘。
今年4月,有網友發佈了一張建造中的052D型導彈驅逐艦的照片(大連船廠的第1艘,解放軍第8艘052D),但相比江南造船廠下水時艦炮、雷達等設備較為完整的狀態,大連製造的052D型驅逐艦還沒有安裝主炮、垂直發射單元、近防炮、雷達等設備,也因此艦艏翹起、艦艉吃水則相對正常。
不過,有消息指出,大連造船廠在建造該型驅逐艦時使用的工藝與此前的不同,前者使用的是塔式建造法,而江南廠使用的則是總段建造法,而以滑道下水和浮船塢下水對船上設備要求也不同。
據陸媒指稱,052D批量服役後,可以憑借先進相控陣雷達作為預警系統與艦載防空能力,使中國海上的防禦縱深進一步向東太平洋推進,同時也可以依靠巡航導彈和航母艦載機來肩負起海軍對陸打擊的重任,成為中國海軍近海防禦和遠海護航的主力裝備。
殲-16欲超美EA-18G 成最強電戰機
大陸觀察者網指出,經過多年研發,解放軍建立反雷達、反防空系統打擊能力。電子戰機的兩大手段,分為硬殺傷和軟殺傷,雷達干擾就是軟殺傷,像美國空軍現役F-16CJ野鼬鼠戰機就是裝備AGM-88飛彈和ALQ-184自衛電子莢艙,來獵殺敵方防空系統。

另外,殲-16電子戰機還能對Link 16資料鏈實施近距離干擾。Link 16資料鏈就是所有雷達、防空飛彈之間的聯繫系統,跨區域整合所有資訊,安全性很高,被美軍應用在飛彈控制、無人機控制。大陸的相關論文,研究如何干擾Link 16系統的非常多。美國國防部也曾承認,在某些情況下,遇到過Link 16資料鏈被干擾的情況。
這就意味著殲-16電子戰機必 須直接突入敵防空系統,切斷Link 16資料鏈通信,讓敵人的海面攻擊艦和空中預警機無法連結資料,也就無法和地面防空飛彈系統連結。美國EA-18G咆哮者在打擊利比亞防空系統時,就曾經發揮這樣的作用。
或移植設備至殲-15
但這篇文章也承認,解放軍在專業電子戰方面剛起步,要說殲-16電子戰機已經趕上,甚至超越EA-18G的水準,未免太過頭。譬如美國正研製新型NJG莢艙,一個能敵5個舊款干擾莢艙,未來必然裝在EA-18G上。
當然,殲-16電子戰機也可能會升級新版莢艙。作為專用電子戰機,接收和分析敵方無線電信號的能力至關重要,殲-16兩側翼尖上就是類似美國EA-18G翼尖ALQ218莢艙的長基線接收測量系統。
殲-15作為與殲-16性能相似的平台,最有可能移植殲-16電子戰機的相關設備。海軍未來以殲-15S電戰機,會更強調對美國神盾系統的壓制,以大陸海軍來講,電子戰機的重要性將比空軍更加突出。
EA-18G電子戰機
又稱「咆哮者」電子攻擊機,是美國海軍在F/A-18E超級大黃蜂戰鬥攻擊機的基礎上發展出來的,擁有強大的電磁攻擊、干擾能力,專門對付防空雷達和地對空飛彈的雷達。而且可在航空母艦起降,號稱目前地表最強電子攻擊機。
EA-18G的電戰能力來自其吊掛的ALQ-218V(2)戰術接收機和新型ALQ-99戰術電子干擾莢艙。通過分析干擾物件的跳頻圖譜,追蹤發射頻率,對輻射源進行精確定位,實現「跟蹤-瞄準」式干擾。可以干擾160公里外的雷達和電子設施。
南海戰鬥隊 中國3艦入列
2015-12-29 世界日報 中國新聞組/綜合27日
據中國媒體報導,中國海軍「瀘沽湖」艦、「海王星」船、「錢學森」船等三艘船艦,26日上午在南海某軍港碼頭隆重舉行入列命名授旗儀式,代表這批艦船正式加入中國海軍戰鬥序列,捍衛南疆。
據報導,這批入列的三艘艦船均由中國自主自行研究設計生產。「瀘沽湖」運輸補給艦是中國研製的904B型運輸補給艦,舷號962,該級艦沒有綜合補給艦所特有的大型補給門架,只在中部每舷各裝兩個小艇投放架。與此前建造的904A型「撫仙湖」艦相比,該艦增設機庫,增強垂直補給的能力。該艦可對南沙守礁部隊換班、補給,還能擔負一定的編隊補給或海上醫療救護等任務。
「海王星」電子偵察船是海軍新建的815G型電子偵察船,舷號852,裝備大量新型電子設備,能對一定範圍內各種目標實施全天候、不間斷偵察,掌握其部署動向。
「錢學森」遠海測量船是636A型遠海測量船3號船,舷號873,主要執行海洋測量,島礁測量,海洋氣象觀測和布放水文氣象浮標等任務。該船採用常規單體結構布局,裝有測量、氣象等專業設備,可進行氣象觀測、水深測量、重力測量、海底地形地貌勘測等,為保障航海安全和開展海洋科學研究提供基礎性數據。該船最突出的性能是靜音,甚至超過很多反潛艦隻,又稱「大洋黑洞」,測量裝備技術水平高,適合中遠海長時間測量。
報導指,新型艦船的入列標誌這支隊海上綜合支援保障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