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空軍司令:正發展新一代遠程轟炸機
國際中心 2016年09月02日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司令員馬曉天1日到長春出席空軍航空開放活動,在向空軍航空大學新學員訓詞時指出,中國空軍目前已經進入「轉型階段」,要建立一支攻防兼備的強大空軍。馬曉天在回應媒體提問時明確表示,中國空軍正在發展新一代遠程轟炸機。
去年中國九三大閱兵,轟-6k飛機首次公開亮相,今年7月南海局勢緊張時,這型中國空軍最先進轟炸機到黃岩島巡航,近期也將在空軍的航空開放活動中靜態展示。
馬曉天1日出席航空開放日活動時,被問到未來轟炸機發展問題,他說中國現在的遠程打擊能力比過去有了很大的提高,「將來還會有更大的提高,我們現在發展新一代的遠程轟炸機,將來你會看到的。」
轟-6K是對轟-6轟炸機徹底重新設計的最新改進型號,配備俄羅斯D-30KP-2發動機和新型航空電子設備。新發動機和機身複合材料的使用,使航程顯著增加。轟-6K首先用作中程巡弋飛彈「長劍-10」(KD-20)的載體,共有6個翼下掛架,對亞太地區任何地點實施密集突擊。
陸媒指出,在中國各種新型殲擊機生產項目廣泛宣傳的背景下,轟-6K一直較為低調,但它能確保中國擁有獨一無二的能力,2015年曾4次赴西太平洋遠海訓練
列裝空軍部隊的首架運-20飛機超低空通場
今年7月6日,運20正式列裝中國空軍,標誌中國空軍具備強大戰略投送能力。陸媒引述軍事專家徐勇凌指出,具備遠程投送能力和遠程打擊能力是大國空軍的重要指標,沒有運-20之前,中國空軍遠程投送能力存在明顯缺陷,而運-20及時填補這一空白。下一步中國空軍會著力提高遠程打擊能力,甚至可能直接發展超越美國B-2的匿蹤遠程轟炸機。
陸殲20戰機初步部署36架

環球網1日報導,專家稱,殲20已完成研發,進入工廠生產階段,中國空軍已接收了4架殲20。殲20是中國使用俄製發動機自行研製的隱形戰鬥機,2010年起著手研發,現已過去6年。
軍事評論家陳光文表示,殲20有望馬上實現量產,達到每條生產線月產兩架的生產規模,2018年初有望部署36架殲20。據悉,中國此前也在同時推動發動機國產化。
F35和殲20都被歸為具有最尖端隱形功能的第五代戰機。中國與日本幾乎是同時開始了第五代戰機的實戰部署。
殲31首次帶彈模型亮相 疑外掛鷹擊91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中國第二款隱身戰鬥機殲-31首次亮相外掛載彈能力,負責研製生產的中航工業沈陽飛機工業集團,在1日的國防科技工業博覽會上,曝光了該機帶彈模型。當天殲-31共計展示了6個掛點,其中包含被視為水面艦艇、雷達站殺手的大陸國產新型超聲速導彈「鷹擊-91」。
據《新浪軍事》指出,殲-31此次亮相的6個掛點分別位於左右機翼下,其中機翼靠內側應為「空地-88」空地導彈,射程超過180公里;機翼兩側中部則疑似為鷹擊-91,外型彈體四周呈X形布置的進氣道,以及進氣道尾部的後掠梯形彈翼;最後在機翼最外側則是掛載陸國產的近距型空空導彈,主要用於自衛。
此次殲-31總外掛武器重量接近3噸,其中空地-88與鷹擊-91皆為新「飛豹」、殲-16此款重型戰鬥機/殲擊轟炸機才能掛載,體現出殲-31不遜於重型戰鬥機的強大武器掛載,以及和對地/海打擊能力。該機既可以隱身出擊,也可以滿載外掛武器,是一種優異的多用途戰鬥機。
除了外掛武器外,殲-31同樣可以外掛副油箱,將能有效提高航程。當該機進入作戰區域後,完全可以丟掉副油箱,進入隱身作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