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龍級潛艦戰系更新 中科院:搞定潛望鏡了
2017-04-04 聯合報 記者洪哲政╱即時報導
中山科學研究院表示,新式高教機產製進度方面,目前已完成外型與內部系統安排設計工作,預計5月進行機體結構初步設計審查;而在劍龍級潛艦戰系更新工作上,目前設計階段已完成潛望鏡等次系統裝備評估及選商。
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明天將列席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就「國機國造、潛艦國造執行進度暨發展國防產業之具體目標及策略」進行報告。
中科院表示,新式高教機產製進度方面,首先以經國號戰機為基礎,研改產製新式高教機,滿足國軍飛行員訓練需求。目前已完成外型與內部系統安排設計工作,預計5月進行機體結構初步設計審查,首架機將依計畫於108年底前出廠,整體工作進度正常。
中科院評估,新式高教機預算約686億元,自主品項約55%,經費約372億留在國內,持續10年可創造工作機會每年2,000餘人,整體產業產值擴張效益達2.5倍以上,全壽期30年產生3倍以上之後勤維護效益。
中科院並表示,因應潛艦作戰需求,該院目前以既有水面艦的完備戰系能量為基礎,結合外商水下專業資源,承接海軍劍龍級潛艦延壽案戰系更新工作,期以逐步建立我國水下戰系整合實務能量。
中科院說,上述劍龍級潛艦戰系更新工作,目前設計階段已完成潛望鏡等次系統裝備評估及選商,並進入戰系整體設計初期審查,全案工程進度正常。
中科院説,將運用此一延壽案的技術與經驗,支援潛艦國造,目前正與台船公司研討戰系設計及重要裝備試研製的合約事宜,以符合第一階段潛艦國造期程要求。
潛艦戰系外商亦對國內相關廠家之研製能力有正面評價,中科院於後續合約要求外商將顯控機電硬體、計算機伺服設備、穿艙耐壓水密特種電纜、光電感測組件及高階聲納換能器等重要組件逐步交由國內產製,降低服役壽期成本,創造潛艦國造產業效益。
潛艦國造說說而已?國防部報告竟交白卷
國防部明(5)日將赴立院,就「國機國造、潛艦國造執行進度暨發展國防產業之具體目標與策略」提出專案報告。軍備局長梅家樹在報告中,提及有關「國機國造」交機、試飛時程,包括2019年9月完成原型機出廠、2020年6月原型機首飛,及2026年完成66架高教機交機任務等。
不過,相較於國機國造,專案報告卻沒給出潛艦國造交艦、下水、成軍的明確時程,僅說目前進入初步設計階段,未來將持續分析、審查各工作項目執行進度,讓全案能依期程、節點順利推展。
根據《上報》2日報導,雖台船董事長曾信心表示,潛艦8年內即可下水測試,但知情人士透露,在經費不足、缺乏國外技術支援下,潛艦國造計畫窒礙難行,台船雖與國外多家零組件商簽有技術合約,但目前尚未與潛艦設計系統主合約商正式合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