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台灣軍武 (1630)
- Jan 27 Tue 2015 22:11
陸軍戰備操演 台灣狙擊手出列
- Jan 27 Tue 2015 21:15
陸軍春節戰備,多項新裝備參演
- Jan 27 Tue 2015 20:52
P-3C反潛機下午首展示初始作戰能力
- Jan 27 Tue 2015 20:30
歐洲限武輸出 空軍高級教練機採購卡關
- Jan 27 Tue 2015 20:22
IDF戰力飆升 攜彈量、射程同步躍進
- Jan 25 Sun 2015 20:34
AIM120飛彈 險些白花2億維修費
- Jan 23 Fri 2015 20:12
海軍磐石軍艦交艦 為日後推展人道外交鋪路
- Jan 23 Fri 2015 12:26
最大補給艦交艦 艦長:具亞丁灣護漁能力
- Jan 23 Fri 2015 09:19
磐石軍艦交艦 提升海軍續戰力
- Jan 23 Fri 2015 09:12
漢和:解放軍福建強化電子監聽台灣
- Jan 21 Wed 2015 20:14
海軍國造油彈補給艦「磐石艦」23日交艦
- Jan 19 Mon 2015 20:32
中科院技術大躍進 飛彈國產化達陣
中科院技術大躍進 飛彈國產化達陣
朱明 2015年01月19日
中科院研發的「天弓三型防空飛彈」2015年進入量產部署,同時海軍「定海計 畫」的劍二海射型防空飛彈系統也進入最後階段的作戰驗證,再加上射程超過250公里的雄二岸置陸射型反艦飛彈的實彈驗證成功,中科院多年來研發飛彈的技術 獲得軍方肯定,飛彈國產化也逐步成為國軍建軍備戰的重要一環。軍方人士指出,中科院飛彈技術的基礎來自天弓一型防空飛彈,當年天弓計畫室在開發初期便力排眾議,強調可以多目標搜索與多目標接戰的雷達系統是未來 雷達發展的趨勢,能符合這項條件只有相位陣列雷達,因此才確定在1983年和開發AN/SPY-1 3D相位陣列雷達的RCA合作引進技術,成為後來的長白相位陣列雷達,由於起步早與發展方向正確,奠定中科院雷達系統技術立於不敗之地。
- Jan 19 Mon 2015 20:19
沱江艦加碼防空戰力 劍二飛彈登艦測試
- Jan 17 Sat 2015 20:56
海巡艦水砲變威了 保釣更有力
海巡艦水砲變威了 保釣更有力
2015-01-17 聯合晚報 記者洪哲政/台北報導
台北市,地底,海巡署勤務指揮中心。戰情螢幕上,2000噸的海巡「新北艦」在澎湖海域巡查。原本艦首與海天一色的平靜畫面,突然被右舷一艘冒失殺出的大陸鐵殼船破壞。
- Jan 15 Thu 2015 20:57
台北港新海巡基地 可停大艦艇
台北港新海巡基地 可停大艦艇
2015-01-15聯合報 記者李易昌/八里報導
近期大陸漁船違法捕撈情形趨增,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洋巡防總局為加強取締越界捕魚,及因應釣魚台情勢與西北海域的國際情勢變化,選定台北港新建海巡基地廳舍,以達迅速反應解決衝突。
- Jan 14 Wed 2015 21:19
莫忘來時路/1月14日-自製IDF戰機功過
- Jan 13 Tue 2015 22:06
中共永署島可降蘇愷27戰機 副部長:密切關注
- Jan 13 Tue 2015 20:42
大陸私劃海峽航線M503 戰鬥機加強待命
- Jan 08 Thu 2015 21:36
黑鷹直升機戰鬥用? 前內政部長「大外行」?
- Jan 08 Thu 2015 20:15
弘運計畫啟動 將設計打造新型兩棲登陸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