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http://blogimg.goo.ne.jp/user_image/21/e5/5a36a8c864d55106a0a8e4c2aaa96ebc.png?random=4935880a2429044b8445eb47b1cad58a

 澳將引進日本最強潛艇 可與美日聯手封鎖南海

澳大利亞媒體8日報導稱,日澳兩國在日本首相安倍訪澳期間簽署了新型潛艇技術 轉讓協議,這意味著兩國聯合設計澳大利亞下一代潛艇邁出了第一步。那麼,澳大利亞為何鐘情日本潛艇技術?日本能否拉澳大利亞入夥,構建包圍中國的水下軍 團?澳大利亞的日式潛艇又將對中國的安全和戰略利益構成多大威脅呢?

  為什麼選擇日本潛艇

http://qnanwho.c.blog.so-net.ne.jp/_images/blog/_ddd/qnanwho/504a.jpg?c=a194

  澳大利亞新聞網稱,這一協議將允許兩國聯合發展潛艇技術。根據該協議,澳大利亞可購買日本設計的潛艇許可證,並在阿德萊德建造。此前,澳大利亞 確定其下一代潛艇計劃——“1000海上項目”,該計劃旨在建造12艘大型常規動力潛艇,以取代6艘老舊的“柯林斯”級柴電潛艇。

  澳大利亞選擇日本潛艇技術,除去政治原因外,一個重要原因在于日本的“蒼龍”潛艇是市場上為數不多滿足澳大利亞需求的常規潛艇。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b/b9/HMAS_Rankin_2007.jpg

由于澳大利亞漫 長的海岸線和行動時海洋區域的擴展需要,早在採購“科林斯”級潛艇時,就要求能在遠離基地(2500海裏)活動,這就要求延長水下續航時間和自持力(約 70天)。最終澳大利亞選擇瑞典考庫姆公司在現有型號基礎上進行適當放大而成的“科林斯”級。

澳大利亞智庫戰略政策協會在2008年1月30日出臺的一份 論證新一代潛艇的報告認為,用于替代現役“科林斯”級柴電潛艇的新一代潛艇應該更大。

http://www.engineering.com/portals/0/BlogFiles/ULRM.jpg

   因為新一代潛艇還要裝備無人潛航器以拓展母艇的活動范圍,實現母艇在狹窄水道或危險海區執行作戰任務。

http://si.wsj.net/public/resources/images/MK-CL002_SUBMAR_G_20140323190426.jpg

這就必然會進一步增大潛艇尺寸。而目前國際市場的柴 電潛艇多以小型潛艇為主,例如德國的212級、法國的“阿戈斯塔”級、“鲉魚”係列、瑞典A26潛艇,它們的水下排水量大多不足2000噸,遠洋作戰能力 受限。

http://3.bp.blogspot.com/-QuhWCHwEJ_0/Ub4x761YeHI/AAAAAAAABR0/-bjcp5f6zeU/s640/Islamic-Republic-of-Iran-Navy-IRIN-Kilo-naval-diesel-electric-submarineProject-636-Varshavyanka-Project-877-Paltus-Turbot-anti-shipping-and-anti-submarine-operations-41.jpg

俄羅斯“基洛”級柴電潛艇水下排水量超過3000噸,遠洋性能較好,但澳大利亞出于政治和技術傳承的考慮不太可能採購。

http://blog-imgs-42.fc2.com/j/a/p/japan4war/blog_import_5139d29c55a90.jpg

在這種情況下,日本“蒼龍” 級便成為唯一符合條件的潛艇。該艇水下排水量4200噸(也有資料稱3300噸),是世界上最大的常規動力潛艇,遠洋性能出眾。澳媒稱,新協議意味著澳大利亞這樣的國家能夠與它以前的敵人自由結成新軍事聯 盟。而訓練協議將緊隨其後,或許人們可以看到大量日本自衛隊出現在澳大利亞國土上訓練。今年6月,日本防衛省情報本部前主任久間太田也曾對外宣稱,日澳潛 艇交易預示著日澳兩國間一種新的戰略關係,作為交易的一部分,澳大利亞還同意與日本建立新的防務關係。那麼,兩國潛艇能否在水下共同包圍中國嗎?

  中國軍事專家劉江平8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日澳潛艇合作將對中國的安全和利益構成重大威脅,因為這一協議可以幫日本在太平洋、印 度洋、南海構建一個水下監視、攔截中國潛艇和水面艦艇的無縫監控體係。日澳可在北約框架下共用作戰數據鏈,戰術層面聯合作戰是有技術支持的,完全可以實現 平時和戰時的情報互通共享。

美國在日澳潛艇合作中做了很多工作,並借此正在布一個大局。這一布局對于中國影響很大,首先,澳大利亞日式潛艇服役之後,將被美國調到南海活動,加大對第一島鏈南段的水下封鎖力度;其次,澳將在美國的要求下在南海方向和馬六甲海峽方向充當“海上憲兵”,這將使中國海上通道的壓力進一步加大;最終美日澳同盟關係進一步加強,為“亞太再平衡”戰略添一把力。同時,安倍也在借美國布局兜售自己的菱形包圍戰略,以實現圍堵、封控、遏制中國的野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Rick(烏龍鄉) 的頭像
    Rick(烏龍鄉)

    Oolxiang烏龍鄉(國防科技)網

    Rick(烏龍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