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地一變再變 P-3C擬部分移駐花蓮
自由時報-2014年07月20日
〔自由時報記者羅添斌/台北報導〕我國向美國採購十二架P-3C反潛機,但反潛機從全數部署在桃園基地,改以「六三 三」制分散在桃園屏東花蓮等三基地,再改為全數部署在屏東,軍方決策一變再變。根據空軍官員在今年五、六月接受監委約詢時表示,目前雖決定全數部署在屏 東,但一○六年完成戰備後,後續為了戰略分散部署規劃,會評估將部分P-3C移駐花蓮。
從分散三基地 到集中屏東 軍方又要評估
監 委周陽山、葛永光及馬秀如在上週提出的調查報告中指出,P-3C反潛機的運用配置及部署規劃,應從優勢戰略區位等角度分析,並發揮最大作戰防衛任務為考 量,以達成國防安全目標。何況現今兩岸空軍作戰在短時間內即告結束,P-3C反潛機集中部署單一基地的潛存風險,允宜評估。
監委並提醒國防部,對後續考量戰略分散部署東部需求,還需耗費鉅額預算加以支應,相關軍事工程費用的規劃,應該要從長計議,妥予規劃。
我國是以「神鷗專案」為代號,向美國採購十二架P-3C反潛機,但這十二架反潛機要如何部署,軍方決策反覆不一,一變再變,讓監委在約詢軍方相關官員時,都忍不住提出關切與提醒。
監 委在報告中指出,根據「神鷗專案」需求文件內容,海軍自民國九十五年接收桃園軍用機場後,就決定要將十二架P-3C反潛機集中部署在桃園,但因政府提出桃 園航空城計畫,軍方改提「軍民合用機場」為目標,九十九年一月提出部署運用的「六三三」計畫,也就是六架部署桃園、屏東及花蓮各部署三架。
P-3C被迫棄桃園 耗費公帑98億
配合桃園航空城計畫 移駐屏東基地
〔記者羅添斌/台北報導〕我國向美採購十二架P-3C反潛機,為配合桃園航空城計畫移駐到屏東 基地,根據監委最新完成調查報告指出,軍方原本已在桃園基地投入鉅資做為P-3C機進駐使用,最後改到屏東基地,軍事工程經費因為政府決策一再調整,預計 將耗費公帑逾九十八億元,所費不貲。
十餘年前 桃園基地即執行相關工程
監委認為,P-3C反潛機駐地變更,須多次修訂建案,致作戰需求理由前後矛盾,不但耗費國家資源,且美方專家亦質疑我方防衛決心,對整體國土防衛安全部署潛存國安風險。
報告中還表示,桃園航空城計畫執行成效尚待時間檢驗,但周遭土地遭特定對象炒作傳聞甚囂塵上,影響人民對政府的觀感,政府應重視決策過程的廉能及透明化,並採有效宣導溝通。
調 查報告是由監委周陽山、葛永光及馬秀如在上週共同提出,為明確了解此案決策過程,監委除在今年四月十五日諮詢學者專家意見,更在五月六日約詢空軍副司令陳 添勝、海軍副司令蒲澤春,六月五日約詢國防部副部長夏立言,六月二十三日約詢交通部政次陳建宇、民航局長沈啟及前桃園航空城總經理李維峰等人。
學 者專家在向監院提出的建言中指出,中國是我國最大的安全威脅,桃園基地是P-3C反潛機最佳部署位置,可以守住中國的東海艦隊,保護我經濟海域,軍方在十 餘年前就整合評估完成,也為此投入鉅資興建通訊系統及各項配合的軍事工程,卻為了選舉考量而被迫捨棄。學者還批評說:「政治人物缺乏國家整體發展概念,國 防部決策時因民粹因素任人宰割。」
南遷替美看巴士海峽 無助北部國防
監院報告還引述學者專家意見表示,將P-3C由桃園遷到屏東,主要是基於國際考量。部署台灣南部的目的,是替美方看住巴士海峽,卻無助於台灣北部地區的國防安全。
對 於監院調查報告的批評,國防部表示,辦理桃園基地移駐屏東基地,配合國家經濟建設發展,亦有效整合國防資源,將持續完成P-3C反潛機成軍工作。桃園縣政 府則說,將依監察院的提醒,區段徵收辦理過程加強透明化,並積極做好安置工作,將配合交通部進度執行,抑制土地炒作,落實相關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