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機、艦無法搭配出海巡弋…
2014-08-17單永立
在馬總統指示下,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投資一百億元,建造八艘預留直升機機庫與飛行甲板的大型海巡艦,另一方面馬總統在五年前 莫拉克風災期間決策應變表現飽受輿論批評指責,決定從陸軍航特部將接裝的六十架軍規美製UH- 60M黑鷹式通用直升機中,調撥十五架給內政部空勤總隊。由於黑鷹式並非專業救難直升機,未經強化的後三點式起落架並不適合從事海上起降,且軍規的黑鷹單 位維持成本高昂,馬總統此一外行和挖東牆補西牆的決策,當時曾招致輿論批評。
不久前監察院的審計部報告指出,海巡署新艦飛行甲板長度不足以 讓空勤總隊將接裝的黑鷹直升機起降,更糟的是,新造救難艦直升機機庫寬度太窄,比黑鷹小一號的空勤總隊AS365海豚型直升機同樣進不了機庫,機、艦無法 搭配出海巡弋,花大錢設計的海巡艦機庫與飛行甲板形同閒置,恐怕還得再花一筆錢施工修改。
這項缺失暴露無論是空勤總隊的機隊更新決策,或海巡署新艦的機庫暨飛行甲板設計,均未顧及彼此任務需求,流於各自為政官僚本位主義,浪費納稅人血汗錢,海巡機艦分離的組織設計與管理調度思維值得商榷。
以先進國家海事安全專責機關來說,除海巡船艦外,大多設置專屬機隊,如臂指使利於建構立體海巡網,執行海域搜救、護漁、取締走私偷渡等不法活動等任務。反觀我國,卻是機、艦分離,與大多數國家成規相左,海巡署遇到需要派遣航空器支援的場合,恐將貽誤危機處理應變時效。
長 遠來說,政府行政與立法部門實宜參考先進國家前例,修法將海洋監偵暨執法飛行任務從內政部空勤總隊分出,納編海巡署成立專屬定翼暨直升機隊。若退而求其 次,則宜整合相關部會,尤其是國防部的資源協助,使我國空軍的E-2K空中預警管制機隊與海軍移編空軍的P-3C反潛巡邏機充分發揮附加效益。(作者為航空迷,曾任國會助理)
百億造8救難艦 6艘卡黑鷹
聯合晚報╱記者洪哲政/2014.08.15
在馬總統拍板下,海巡署耗資百億籌建八艘配備直升機飛行甲板的巡防艦,甲板就花了三億餘元,但審計部卻指出,其中六艘新艦飛行甲板長度不足,未來海用型黑鷹直升機無法降落;而兩艘3000噸級救難艦的直升機庫,寬度竟太窄,預定配合執勤的空勤總隊海豚直升機,進不了機庫。
在機、艦無法組合情況下,直升機無法降落海巡艦,造成飛行甲板閒置。海巡署上午回應,該署9月將依支援協定,請海軍支援訓練直升機落艦指揮人員,預定11月15日在即將交船的3000噸級宜蘭艦上,首度進行海豚直升機降落作業。
政府撥付百億元給海巡打造新艦,最主要的戰略目標,是要讓海巡艦艇火力加大,且直升機可以隨艦執勤,建立三度空間立體巡防能量。但審計部發現,洋巡總局在 艦艇上的20機砲,有4個海巡隊近兩年根本未曾實彈射擊;鉅資所建構新艦,飛行甲板卻無法讓黑鷹直升機降落,機庫停不進直升機,相當離譜。
審計部送到立法院的中央政府總決算審核報告中指出,空勤總隊有10架AS-365海豚直升機,國防部未來移撥空勤總隊的15架黑鷹直升機,其中也有6架規 劃用於海上救難。而黑鷹直升機機身長度19.76公尺,但海巡署興建8艘新艦中,除兩艘3000噸救難艦有24.5公尺的飛行甲板可停降黑鷹,其餘 1000、2000噸級艦飛行甲板,僅17.9到19公尺,長度不足,黑鷹直升機無用武之地。
審計部還指出,海豚機旋翼片長11.94公尺,海巡3000噸級救難艦機庫寬度只有6公尺,直升機旋翼要折疊才能進機庫,但空勤總隊不會折疊旋翼,沒訓練,也沒工具,3000噸級巡防救難艦機庫有虛設疑慮。而據指出,海巡署2000噸級巡防艦直升機庫,同樣面臨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