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美國防會議 將談潛艦國造
自由時報 – 2014年10月2日
嚴明︰派員專案報告 展現國防自主決心
〔自由時報記者周思宇/台北報導〕台美國防工業合作會議在即,國防部長嚴明昨表示,國防部由軍備副部長邱國正上將率員與會,將談及台美軍購議題,並針對潛艦國造進行專案報告,展現我國防自主決心。
今年台美國防工業合作會議預計本月五日在美國維吉尼亞州威廉斯堡市登場,雙方將就軍售進程、安全合作和潛艦計畫等議題進行討論。
嚴明昨列席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進行業務報告,民進黨立委陳歐珀、蕭美琴、國民黨立委林郁方與楊應雄質詢皆問及「潛艦國造」計畫。嚴明回應表示,目前潛艦國造跟軍購雙軌併行,不管未來是向美軍購或是國造,都需要美方協助。
蕭美琴質詢時指出,部分台灣造船廠與中方過從甚密,美方對售台潛艦及技術轉移有所保留,擔心重點技術流入中國,引發國安疑慮,要求國防部向美保證技術保密,並積極爭取技術輸入。
林郁方則建議國防部設置潛艦專案小組,由部長擔任召集人,統合協調國防部、中科院及民間船廠,向美方展現潛艦國造決心;他並指出,若美方不願售我國 潛艦,美國海軍辦公室就不必保留「潛艦小組」,他認為這是美方的暗示(hint),且相關官員皆說會持續評估,盼國防部積極處理。
嚴明回應指出,針對台美國防工業合作會議各項議題,國防部事前皆有做兵棋推演;他並重申,潛艦「國造」與「軍購」將併行推動,但不論是國造或軍購,都需要美方支持,也希望其他民主國家能與我國合作造艦。
嚴︰「軍購」可能性較大
楊應雄則追問,潛艦「國造」與「軍購」哪個方案可行性較大?
嚴明說,目前可能性較大仍為「軍購」,潛艦國造仍有技術問題需要克服,包括設計藍圖、武器系統等。
至於向美軍購的優先順序,嚴明表示,美方知道中華民國第一優先仍是潛艦,其次就是新一代戰機,這些需求皆已向美方提出,美方也帶回去做評估。
潛艦國造 綠提延壽與逆向工程
中央社 – 2014年10月2日 上午11:55(中央社記者劉麗榮台北2日電)民進黨最新國防藍皮書宣示潛艦國造,兩階段預計投入新台幣3500億到4000億額度,第一階段延壽現有劍龍級潛艦與逆向工程;第二階段研製至少6艘新潛艦,最快2025年完成第1艘。
民進黨明天將召開記者會,公布國防政策藍皮書第七號報告「振興台灣國防核心產業」;此外,2014年美台國防工業合作會議5日登場,民進黨秘書長吳釗燮4日將啟程赴美,將就民進黨版的潛艦國造規劃與美方交換意見。
民進黨最新國防政策藍皮書中宣示,民進黨應於重返執政後,堅定國防自主的路線,並置重點在加速潛艦國造、發展長程無人飛行載具與短場或垂直起降的先進戰鬥機和資訊攻防戰具。
國防小組提出「二階段潛艦國造」構想,第一階段藉現有劍龍級潛艦的延壽與逆向工程,以維持水下兵力,並增加產業經驗與自信,採延壽與逆向工程並行;第二階段目標為研製6艘以上新型潛艦,以建立總艦數8艘以上可恃的水下嚇阻兵力,並增加國內船舶產業研製潛艦之能量。
藍皮書表示,新型潛艦為水面排水量1500噸級中型潛艦,捍衛巴士海峽與台灣東北部、東部水域,規畫於計畫啟動後(若以2017年為基準),以3年新建1 艘頻率進行,預計於8至10年後(2025至2027年間)完成第1艘新型潛艦;預計兩階段需耗資3500至4000億元,以期程23年計算,預計每年最 多需投入173億元。
藍皮書指出,潛艦國造的最大障礙不在高雄,不在華盛頓特區,而在總統府,唯有清楚的政策指導,友邦才知道如何協助台灣,產業界也才能專心克服研發風險;而 研製潛艦的瓶頸不在於核心技術,而在於人力,國內缺乏具有潛艦設計與建造經驗的人力,特別是在研發階段,這將會是潛艦國造必須要克服的最大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