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造機動登陸平台艦 奪島王牌
2015年06月06日 記者吳冠瑾/綜合報導
今年五月大陸網路流傳一組船艦照片:位於廣州的文沖船廠正在建造新型船艦。初步分析,這艘船艦類似於美軍的機動登陸平台艦(MLP),該艦服役後將進一步強化中國解放海軍的兩棲登陸能力。
著名的英國軍事雜誌《詹氏防務周刊》3日報導,該船外型與美國的機動登陸平台艦類似,外觀已刷上中國海軍標誌性的灰色海軍漆。該艦的主要任務可能是運送戰車、裝備人員等後勤物資登陸。

《詹氏防務周刊》分析認為,這艘中國版MLP的長度約180公尺,寬約33公尺,排水量5000噸,雖與美國同型船隻超過80000噸的滿載排水量無法比較,中國海軍的優勢在於它仍持續在建造這類船隻。未來解放軍將可擁有大量此類型的兩棲作戰艦艇。
台灣海軍的新港級戰車登陸艦與機動登陸平台艦(MLP)都是登陸艦,但外觀差異大且功能不同,機動登陸平台艦(MLP)不像船塢登陸艦和兩棲攻擊艦,可直接執行由艦到岸的登陸戰,而是作為海上基地、補給平台。
美製獨角獸轉售給台
美製的新港級戰車登陸艦取消了艦首登陸門(俗稱開口笑)改用飛剪式艦首。在艦首設置大型起重機與吊臂,可在搶灘時放置大型鋁合金登陸跳板,跳板長度34公尺,可承受重量75公噸,車輛可從船上直接經由登陸跳板駛下船。
而吊運登陸跳板的大型吊臂由於其突出艦首的設計,因此讓新港級的暱稱為「獨角獸」。美軍將此型艦艇轉售給台灣,做為台灣反登陸作戰之用。
機動登陸平台艦(MLP)從側面看來,類似英文字母U,中間的廣大平台可以停載戰車、裝備等後勤物資,MLP採用浮裝式技術,部分船體(甲板)可以潛入水 下,便於貨物和船隻的轉運。MLP屬一種高度靈活的船舶,提供從船與船、海上與陸上的物流運送,還能充當海上碼頭,廣泛支援各類軍事行動。
美挑釁 列南海為第17戰略通道
2015年06月06日 記者張國威╱綜合報導
中國國防大學教授、海軍大校梁芳指出,美國最近派艦機闖入南海挑起事端,甚至揚言艦機要進入中國在南海擴建的島嶼周邊12海里之內,是起因於美國已將南海列為必須控制的全球第17條海上戰略通道。
官 媒《環球時報》5日刊出梁芳題為〈南海,美欲拿下第17條海上要道〉的文章。她表示,1986年2月,美國出於稱霸世界的需要,制定了控制世界上16個海 上咽喉航道的計畫;30年來,美國在這16個海上咽喉航道周邊部署了大量的兵力,通過海外基地、輪流駐防、聯合軍演對海上咽喉航道實施嚴密控制,決不允許 他國染指;當時計畫的這16個海上咽喉航道並不包括南海。

梁芳稱,美國海軍為控制南海已進行了近20年的準備,1990年代,美國就已頻繁派EP-3型偵察機抵近南海進行偵察。
而 為何美國在這個時間發難南海?梁芳認為,美國真實意圖有3個:第一,美國擔心中國在南海島礁的擴建,壓縮了美國海軍的戰略空間,美國認為,中國在南海島礁 擴建完成,將提升中國對南海的實際控制能力,這是其不願看到的;第二,拉攏日本協防南海,美國製造南海緊張,是希望日本出兵共同協防南海;第三,要對麻六 甲海峽實施戰略置換,中國實施「一帶一路」,打破了美國圍堵中國的戰略設計,特別是中巴經濟走廊建立後,能源通道直接從中國腹地通到北印度洋,麻六甲海峽 的戰略地位下降,美國為此已將南海置於麻六甲海峽之上的優先地位。
不在乎和平只重利益
梁芳警告,中國應該做好軍事鬥爭準備,美國當前又遇經濟不景氣、失業率居高不下,而轉嫁國內矛盾最好的辦法是戰爭,美國不會泯滅對於戰爭的衝動。
梁芳批評,戰爭可以抽走全球對亞洲的投資,戰爭可以遲滯中國超越美國,美國不會在乎世界的和平,只在乎自己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