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2.1兆練阿富汗部隊 不敵數百神學士
2015-10-05 聯合報 編譯王麗娟/報導 圖片連結
美國訓練的外國部隊各有其問題,有些問題不是美國所能控制,但這些外國部隊的共同點為領導不力、欠缺戰鬥意志和政治障礙重重。許多當地部隊一再顯示,少了美國顧問,他們完全喪失作戰能力。
美國前駐阿富汗大使艾肯貝里說:「十五年來我們打造安全部隊的紀錄就是一個慘字。」
紐約時報報導,美國在伊拉克、阿富汗、敘利亞訓練計畫的挫敗,最為世人所知。伊拉克安巴省是「伊斯蘭國」(IS)大本營,但美國訓練的軍警部隊鬥志缺缺,鮮少與IS交戰。
九一一恐攻後,美國二○○三年揮軍攻打伊拉克,八年後,美軍撤出,但美軍一走,美國花費兩百五十億美元協助訓練的部隊旋即土崩瓦解,伊國軍事領導階層的泛政治化,導致所有階級失能。
美國在阿富汗約花費六百五十億美元(約新台幣二點一兆)建立軍警部隊。但上周阿富汗昆都茲戰役,美國支持的數千名政府軍和民兵落敗撤退,不敵數百名來犯的神學士,美國國防部困惑不解。
在敘利亞,美國花費五億美元(約新台幣一六三點五億)想訓練當地的反抗軍對抗IS,結果是募不到人。國防部坦承美國訓練的敘國游擊隊,只有四或五人真正參與作戰,上周,國防部表示將暫停從敘利亞、土耳其、約旦招募新兵接受訓練的計畫。
美國一度稱讚馬利的部隊是模範夥伴。但二○一二年,馬利的戰士從利比亞返回後,反而與軍方反目交戰,包括美國特種部隊訓練的部隊。美國訓練的軍官後來還發動政變,令美國尷尬異常。
二○一四年五月,美國總統歐巴馬揭示美國的反恐策略有變,為降低國內反感,美國將減少派遣美軍至外國作戰,改以協助外國訓練其本身部隊為主。但歐巴馬的這項策略數度遇挫後,已調整為請求區域盟友協助支援當地部隊。
在對抗IS上,歐巴馬本人坦承美國招募不到人對抗IS,美國要這些軍人只聚焦對抗IS,但他們每天遭阿塞德政權轟炸,因此無人願上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