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中 日擬研發地對艦導彈部署沖繩
2016-08-15 世界日報 中國新聞組/北京15日電
日本「讀賣新聞」報導,日本為了「加強防衛」釣魚島等離島,初步決定要研發新型的地對艦導彈。飛行距離約300公里,射程涵蓋釣魚島列嶼的「領海」。
報導說,由於中國在釣魚島周邊不斷地挑釁,日本認為有必要加強長程攻擊能力以提高遏制力,因此打算在2017年度預算的防衛省(國防部)預算案概算要求編列開發新型導彈的費用,目標在2023年度部署。
日本政府將研發的是較易運輸、移動的車輛搭載型導彈。這將搭載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等誘導裝置,將部署於沖繩宮古島等先島群島的島嶼。日本考慮獨力研發,希望透過這項研發,藉機提升日本國防產業的技術水準。
2013年日本內閣會議通過的防衛計畫大綱(防衛大綱)記載,要加強離島防衛,這項開發新型地對艦導彈,就是加強離島防衛的一環。
讀賣報導,釣魚島列嶼距離預定部署陸上自衛隊部隊的沖繩的石垣島及宮古島約170公里,距離今年部署沿岸監視部隊的與那國島約150公里。陸上自衛隊目前所擁有的地對艦導彈「12式地對艦誘導彈」的飛行距離僅100多公里,若部署在這些島嶼,射程不足以涵蓋釣魚島周邊的「領海」、「鄰接海域」。
日本政府認為,研發新型地對艦導彈,射程可延伸為300公里,具有阻止他國軍艦靠近釣魚島周邊的能力。即使離島被占據,新型地對艦導彈也可發揮威力,可從鄰近的島嶼予以支援。
釣魚島近期局勢緊張,中國海警船和漁船自5日起在該海域活動頻繁;而日本政府人士透露,中國戰機5月下旬以來至少三次靠近釣魚島領空。
BBC指出,在日本國內,有分析認為,最近中國面對南海仲裁案問題造成的不利局面,視日本為對華包圍圈的旗手,加大了在東海的行動,旨在給現任安倍政權造成困擾。
中國軍機三度逼近釣魚台 日本戰機升空預警

日本媒體報導,由於中國在釣魚台周邊不斷挑釁,日本認為有必要加強遠程攻擊能力,以提高遏制力。日本計劃在明年度國防預算中加入要求研發新型導彈費用,目標在 2023 年部署。新研發導彈是較易運輸、移動的車輛搭載型導彈,配有全球衞星定位系統 GPS 等誘導裝置,並部署於沖繩宮古島等先島群島的島嶼。
日本自衞隊在距離釣魚台約 170 公里的石垣島及宮古島,已部署有地對艦導彈,但射程不足以涵蓋釣魚台周邊的領海及鄰接海域。日本政府認為,研發新型地對艦導彈,射程可延伸至 300 公里,具有阻止他國軍艦靠近釣魚台周邊的能力。另有日媒引述日本政府消息人士指,中國軍機由 5 月底起,至少 3 次靠近釣魚台,最近時距離日本領空只有大約 50 公里。日本航空自地隊緊急升空應對。日本政府認為情況罕見,對此保持警惕。
報導指出,中國海軍艦船在今年 6 月 9 日首次駛入釣魚台附近毗連區,擴大海洋活動的同時,空中活動亦趨於活躍。日本防衞省認為,是中國軍方為適應在更大空域執行任務,而提高戰機遠程作戰能力的舉措之一,正進行詳細分析。
對此,中國官媒今發表文章,指琉球群島主權歸屬至今未定,沖繩屬於琉球,因此沖繩不可稱之為日本沖繩,暗示陸方不承認日本對琉球擁有主權。而軍媒則發布圖片,指東海艦隊某驅逐艦支隊數艘艦艇編隊,上周二至周四在某海區展開防空導彈等課目訓練,其中圖片可見有 054A 型導彈護衞艦猛烈開火。
南韓擬購標準3型飛彈 增強反導實力
2016年08月15日 中時報 江飛宇
南韓在引進THAAD「薩德」系統後,考慮進一步購買雷神公司( Raytheon)的標準3型飛彈(SM-3),以進一步完善反彈道飛彈的能力。
美日韓三國將展開飛彈防禦聯合演習
美國海軍研究所網站(U.S. Naval Institute)的消息,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南韓軍方官員告訴記者,華盛頓和首爾為了北韓的核武及彈道飛彈威脅,決定更緊密的合作,其中包括購買標準3型飛彈目前南韓海軍擁有神盾驅逐艦「世宗大王級」(DDG-991)3艘,理論上具有追蹤彈道飛彈的性能。在上個月,美國、南韓、日本三國共同進行過「太平洋之龍」的反飛彈演習,就是測試神盾艦的追踪能力,今次決定購買標準三型,也應該是依據演習的經驗來的。
不過,目前美國國務院辦公室還不願證實這項軍購案,國務院發言人僅表示:「相關問題應該去問南韓方面,以及他們的採購公文。」
SM-3
標準3型是海上的反飛彈武器,可飛到160公里的高空處,最大射程遠達500公里。
標準三型是海上的彈道飛彈防禦系統(Ballistic Missile Defense System,BMDS),同樣是高空層的防禦網,與THAAD同性質。因此勢必再引起中國大陸與北韓的嚴重抗議。60枚標準三型飛彈的購買成本高達7.63億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