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6V對決殲20有信心? 專家:建軍劣勢下的戰略鬥爭
2016-11-08 聯合報 記者洪哲政╱即時報導
台灣F-16V與中國殲20匿蹤戰機未來的對決,因國防部官員在立法院的詢答,在網路上引起討論。
中國大陸號稱是「第五代戰機」的「殲20」匿蹤戰機,近日在中國珠海航空展亮相,我國防部與空軍官員在立法院被詢及,以我方推動F-16A/B升級的F-16V戰機,面對中共匿蹤戰機是否有勝算時,都回答「有信心」,但此話引發不少批評嘲諷,認為只是空話。
對此,台海安全研析中心主任梅復興表示,立法院的質詢早就已不是追求學術真理的地方,政治與謀略更沒有絕對的正確與優劣。長期處於國際孤立,建軍劣勢並飽受中共文攻恫嚇的台灣,更亟需學會如何更有效與中共戰略鬥爭,才可能有希望在未來的政治對話中保有最基本的一些利益,而不是只會一味幫助中共吹捧其泰山壓頂的優勢!
根據報導,我國空軍投入1100億元預算,推動F-16A/B升級F-16V的「鳳展計畫」,預計2022年為我現役F-16戰機完成升級。國軍將領日前在立法院面對立委詢問F-16V面對中國殲20戰機,是否有信心時?國防部長馮世寬表示「有信心」。
而根據「風傳媒」報導,空軍參謀長范大維分析指出,台灣的F-16V在近戰中因機身小、推力大,動作較殲20靈活,加上新獲得的AIM-9X響尾蛇飛彈性能優越,不見得會居下風,據此推論:「有信心」。
梅復興今日透過臉書表示,軍方官員在立法院回答關於殲20 vs. F-16V時的說法,引發不少批評嘲諷。然考慮發言場合及身份,這也無可也無需厚非的事。
他說,目前鳳展機連第一架都還沒換裝好,而殲20其實也還沒量產服役,若在相關情資仍不完整的情況下硬要研判孰優孰劣,就只能就坊間公開技術資訊評斷,也就是所謂第5代一定勝過第4代半的邏輯。
他表示,殲20的確是我們亟需重視的威脅,更是共軍未來對臺灣空防挑戰之大勢所趨,但誠如空軍參謀長所言,台海作戰有其特殊環境與攻守優勢條件,且在其實際投產服役的未來數年間我國也不至於會完全不籌建新進反制措施,譬如雙基雷達或類似美軍之前所規劃發展之AIM-9X後續精進型,所以即便殲20具相當程度的匿蹤效能暨其他性能或系統優勢,也未見得就能在所有(正常情形下較可能發生的)作戰場景下穩操勝券。
梅復興說,更何況,沒有一個國家的軍方高級官員會在正常狀況下公開的承認己方打不過敵人。這不光是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之擧,更涉及無謂自我瓦解嚇阻的實質問題,平白讓己方斥資千億的重要軍事投資(至少在政治上)形同虛擲!這個道理,在軍事上對美國長期處於劣勢的中共是再明白不過的了。也就是,就算實際上不如人也絕對不可以公開承認;非但如此,還得一邊想盡辦法以非對稱方式發揮現有兵力之戰力反制優勢之敵,同時並透過堅決的宣示及宣傳強調己方的優勢,設法維持敵方對我之不確定性,從而鞏固嚇阻。
梅復興說,立法院的質詢(早就已)不是追求學術真理的地方,政治與謀略更沒有絕對的正確與優劣。長期處於國際孤立,建軍劣勢並飽受中共文攻恫嚇的台灣,更亟需學會如何更有效與中共戰略鬥爭,才可能有希望在未來的政治對話中保取最基本的一些利益,而不是只會一味幫助中共吹捧其泰山壓頂的優勢!
國軍擬製沱江艦「放大版」負載量、攻擊戰力UP
2016/11/06
三立財經三立新聞 記者程彥豪、方柏丰/台北報導
海軍最新的沱江軍艦,雙船體設計讓國內軍事迷為之驚豔,卻一度傳出因為載重不足、攻擊力不夠,海軍要暫停沱江後續生產計劃。不過根據三立新聞的獨家消息,海軍不但沒有要停產,還將在2024年自製「放大版」,從原有的500噸新增3艘700噸級的生力軍加入。軍事專家評估,新的沱江排水量提升,能乘載的飛彈數量增多,攻擊戰力也更強,未來更要朝國艦國造12艘沱江軍艦的艦隊目標邁進。
國軍擬製沱江艦「放大版」 增負載量火力
▲ ▼沱江軍艦設計讓國內軍事迷為之驚豔。
沱江軍艦海上試車極速高達41節,相當於每小時76公里時速,幾乎把海上當高速公路。就連總統蔡英文上任到海軍基地就先來試乘沱江軍艦,對這艘國艦國造軍艦信心滿滿,海軍更規劃打造出沱江軍艦放大版。
軍事專家宋玉寧:「把原先原型艦的500噸增加到700噸,海軍其實可以考慮到說類似國外海軍建造方式,比如說某幾批是著重在防空、某幾批次是在反艦,或是說在反潛,而不是說把它當全能艦建造,可能在後續量產計畫上面會比較容易執行。」
國軍擬製沱江艦「放大版」 增負載量火力
排水量500頓的沱江,上頭可是掛滿雄二與雄三飛彈箱共16枚,海上乘風破浪,海軍計劃2025年前將陸續打造三艘700頓沱江軍艦,更不排除有1000頓的沱江出現,不僅可能承載超過更多反艦飛彈,還有中科院從未正式裝載的海艦羚。
▲國軍擬建沱江軍艦「放大版」。
防空制海多功能,海艦羚近迫武器系統,不輸給美軍的海公羊,加上船體匿蹤設計飛彈打了就跑,讓敵軍 難以捉摸。未來海軍就是以組成12艘沱江,進岸巡防艦隊,先打響蔡政府國艦國造第一槍。
國軍要做護膝、護肘 竟找上飛彈產製重鎮中科院
朱明 2016年11月07日
蔡英文總統9月初視導部隊,承諾3年內全面提升國軍的服裝以及個人裝備;國防部也初步規畫將投入50億元的經費,在3年內完成換發。不過,引發外界好奇的是,負責研發生產的軍備局生產製造中心,居然將新式個人戰鬥裝具的「減震護肘」與「吸震護膝」各700組,以限制性招標方式委由中科院產製,由於中科院一直以來都是國軍重要的飛彈、雷達等武器系統的產製重鎮,被委製毫無任何技術可言的「減震護肘」與「吸震護膝」,似乎有大材小用之嫌。
根據政府招標網站貼出的公告,國防部軍備局生產製造中心以各70萬元的價格,委託中科院各產製700組的「減震護肘」與「吸震型戰術護膝」,也就是以每組1千元的價格委由中科院完成。據指出,雖然比較美軍現行同等級用具,在台北坊間軍品店每組售價1500元起,要便宜許多,但大量產製的價格應該會更低。
護肘、護膝「毫無技術可言」
軍方人士指出,國防部最近對外陳展的「單兵個人戰鬥裝具」,包括模組化防護頭盔、偽裝頭套、IV級抗彈板、戰鬥背心、吸震型戰術護膝與護肘、多功能戰術腰帶、透氣戰鬥衫等裝備,全是軍備局生產製造中心所屬第205廠,參考美軍實戰驗證戰鬥個裝及國際檢測標準,並針對國人體型、台灣氣候適度調整,依戰鬥需求、系統整合、模組化配置及人因工程的設計理念,所研發的新式個人戰鬥裝具。
國防部最近對外陳展的「單兵個人戰鬥裝具」,是軍備局生產製造中心所屬第205廠所研發的,但現在竟將「減震護肘」與「吸震護膝」委由中科院產製。(國防部提供)
該名人士表示,軍備局規畫是頭盔、戰鬥背心、抗彈板是205廠自行生產,其他的用具則會委託民間公司來生產。但比較爭議的是,205廠長期就有招商與委商製造的執行力,以該廠研發T93狙擊槍為例,也是先就所需的零附件與槍管、槍托招標後,再進行組合測試,達到國軍部隊所需的槍械性能。再加上「單兵個人戰鬥裝具」都是由205廠研發,開發產品時也是蒐集國內商情,委請民間廠商來製作,因此,現在生產改由中科院來執行是有不合理之處。
據指出,目前國軍任何武器系統只要委由中科院擔任主合約商,就需付總價款5%的行政人事服務費用給中科院,因此委由中科院來完成多項的「單兵個人戰鬥裝具」,中間轉了一手還是增加了成本。
對於外界的質疑,國防部官員表示,「新式戰鬥個裝」係第205廠於104年整合國內產製能量完成開發,針對攸關官兵安全之戰鬥背心及防護頭盔等由該廠自製,餘選配品項可配合國防部釋商政策委外製作,其中「減震護肘」與「吸震型戰術護膝」係第205廠依《政府採購法》第105條第1項第3款規定,委由中科院製作。
國防部官員特別強調,中科院系統製造中心具有「高性能耐衝擊」及「減震之剪切增稠流體材料」(STF)技術,並開發出高性能護膝護肘、棒球運動用護具及其他極限運動用護具等,藉由STF發泡複合材料導入國內自行生產,取代進口材料,可降低業者25%成本,並提高產品20%單價。因此「減震護肘」與「吸震型戰術護膝」內含有特殊材料,委由中科院製作相當合適,並無其他考量。
銜命更新裝備 國軍小心別踩美專利紅線
朱明 2016年11月07日
蔡英文總統9月初視導國軍,承諾3年內全面提服裝以及個人裝備,軍備局銜命參考美軍戰鬥裝具研發,但美軍裝備都有專利權,若國軍誤踩紅線,恐怕得不償失。
國防部規畫將在3年投入50億元,完成換發國軍戰鬥士兵、特戰,以及特勤人員的全新個人戰鬥裝具,雖然對外展示的新式防彈頭盔、防彈背心、戰鬥背心、戰鬥靴等16項裝具,軍備局對外宣稱都是參考美軍所研發的新品,但美軍戰鬥裝具特殊設計都有專利權,一個不小心誤觸就得不償失。
根據販售軍用等級的生存遊戲業者表示,去年海軍陸戰隊兩棲偵搜大隊中隊長許誠宜自費13萬元購買裝備,引發各界關注,許誠宜自購4萬5000元的Ops-Core Maritime頭盔,不要小看頭盔邊緣與頂上裝置了多個滑軌的設計,這些都是有申請專利;再者、防彈戰鬥背心上的掛鉤設計也都有廠商申請專利,因此各國在研製戰鬥裝具時,都非常小心專利權的問題。
許誠宜自購的Ops-Core Maritime頭盔,頭盔邊緣與頂上滑軌的小小設計,都是有申請專利的。
軍方人士指出,過去聯勤司令部在生產T91型40公厘榴彈機槍時,就被美國生產Mk 19自動榴彈槍的廠商,以侵犯專利權一狀告到法院,由於當年國軍該型榴彈槍是外購與自製同時配發,官司纏訟多年後,最後以和解收場,但也影響兵工單位在研發輕兵器上的小心謹慎,避免觸犯到專利權。
該名人士指出,雖然這次國防部為達成蔡總統宣示,儘速更新戰鬥部隊士兵個人裝備,而且想把新式防彈頭盔、防彈背心、戰鬥背心、戰鬥靴等全套裝具壓在市價約6萬元以下的成本,但許多裝具材料還是來自國外,如何將成本控制,並具備實用性才是新型戰鬥裝具未來真正考驗的重點。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