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運計劃」新型船塢運輸艦 台船46.3億元得標
上報快訊 2018年04月16日
代號「鴻運計畫」的海軍新型兩棲船塢運輸艦建造案,屬於國艦國造案,曾歷經四度流標,最後由台船公司在今年3月8日確定得標,且於這個月11日正式公告,近期內將簽約並啟動造艦。
海軍的「鴻運計劃」將建造一艘新型兩棲船塢運輸艦,用以替代現役的「旭海」級兩棲船塢運輸艦。但是根據《上報》報導指出,此標案歷經一番波折,原本政府規劃交由中信造船來建造,卻因最初建造船體儎台的預算僅36億多元,包括台船、中信等船廠都認為預算太低,而無意願來投標,導致此案4度流標。
最終,海軍將預算提高10億元,在今年3月重新招標,採最有利標進行,結果由台船公司通過審查且確定得標。根據公告內容,決標金額為46億3,500多萬元。這是蔡英文總統上任後,推動國防自主「國艦國造」政策後,第一個有具體成果的造艦案。
根據《自由時報》報導,軍方官員指出,此案預計今年底前開工,2020年下水測試,2021年可交付給海軍正式服役。
然而由台船得標一事,打破政府原先規劃國艦國造大餅,要平均分配給國內各造船廠的美意。
據知情人士分析,因台船2017年營收慘賠,獲利目標才放在海軍國艦國造的標案上;加上慶富承造海軍獵雷艦發生弊案,讓大型軍艦貸款不易,自然讓台船取得優勢獨家承造。
代號「鴻運計畫」的海軍新型兩棲船塢運輸艦建造案,屬於國艦國造案,曾歷經四度流標,最後由台船公司在今年3月8日確定得標,且於這個月11日正式公告,近期內將簽約並啟動造艦。
海軍的「鴻運計劃」將建造一艘新型兩棲船塢運輸艦,用以替代現役的「旭海」級兩棲船塢運輸艦。但是根據《上報》報導指出,此標案歷經一番波折,原本政府規劃交由中信造船來建造,卻因最初建造船體儎台的預算僅36億多元,包括台船、中信等船廠都認為預算太低,而無意願來投標,導致此案4度流標。
最終,海軍將預算提高10億元,在今年3月重新招標,採最有利標進行,結果由台船公司通過審查且確定得標。根據公告內容,決標金額為46億3,500多萬元。這是蔡英文總統上任後,推動國防自主「國艦國造」政策後,第一個有具體成果的造艦案。
根據《自由時報》報導,軍方官員指出,此案預計今年底前開工,2020年下水測試,2021年可交付給海軍正式服役。
再者,曾有意願投標的中信造船,雖有維修軍艦的經驗,但獨自建造軍艦與維修是完全不同的技術,不是一般船廠能勝任,因此中信造船在評估後,認為風險過大,加上銀行貸款等因素,最後選擇放棄投標。
至於其他國艦國造案,據指出,政府也規劃由台船負責代號「震海計劃」的新一代飛彈巡防艦(小神盾),但相關細節最快也要2019年才有眉目。
而代號「海昌計畫」的潛艦國造目前也是由台船負責設計案,未來台船將扮演整合國內船廠的角色。
此外,代號「承海計劃」的沱江艦後續量產,因其原型艦由國內龍德造船公司建造,未來雖採最有利標的公開招標,但龍德造船有建造經驗,在競標就具有優勢。
根據海軍的設計,這艘「兩棲船塢運輸艦」排水量1萬噸,續航力約7千海浬,最高速21節。戰時可搭載登陸艇、AAV-7兩棲突擊車,以及直升機等;平時則可作為海上野戰醫院,執行人道救援任務。該艦的戰鬥系統將委由中科院安裝,將配備76快砲、方陣快砲和「海劍羚」防空飛彈等武器系統。
美商協助潛艦國造戰系化暗為明 要求再評選各自較勁
朱明 2018年04月16日
美國國務院日前批准「行銷核准證」(marketing license),允許美國國防工業廠商參與台灣自製潛艦的「戰鬥系統」的規劃,據指出,對於外商參與潛艦國造戰鬥系統的評選工作,2016年國防部就以非正式邀商,私下邀請包括美商洛馬、雷神、義大利、比利時等四家有意願參與「戰鬥系統」的廠商,提出概念設計與可提供裝備分析,經過國防部專案小組評選,初步認為美商洛馬提出的概念較實際且符合我方的需求。
據了解,但美國國務院批准「行銷核准證」後,曾參與邀商的國外廠商向軍方高層表達,上次是非正式邀商,這次美方正式同意,應重新再辦一次「自製防禦性潛艦(indigenous defense Submarine),簡稱IDS」的「戰鬥系統」評選,此意見已被軍方納入考量,但背後意味的是軍火商各自較勁浮上檯面,希望透過向軍方高層的遊說能夠再次翻盤。
美國洛馬公司姿態高 軍方考慮再評選
知情人士表示,因海軍劍龍級潛艦延壽案經專案小評選交由美商洛馬公司進行技術整合,目前已交由美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也是以商售方式,向美國國務院申請技術協助的許可;私下評選IDS戰鬥系統技術也是洛馬公司最高分,因此洛馬公司幾乎承攬海軍潛艦案,在與中科院的討論會議上姿態頗高,造成中科院內部議論紛紛,這也讓對手廠商認為可以重新再一次評選的機會,而軍方高層也正慎重考慮是否要再次進行評選。
據指出,國防部政策是海軍有關潛艦案,都是由中科院為主合約商,再由中科院以邀商方式請國外廠商提供技術協助,中科院從其中學習相關技術,因是劍龍級潛艦延壽案,與IDS戰鬥系統都是採取此模式,因劍龍級潛艦作戰系統更新延壽計劃啟動再先,由中科院邀請美商洛馬公司、雷神公司(Raytheon Company)以及義大利、比利時等公司,提出對劍龍級潛艦戰系更新的技術協助計劃;但同時也私下邀請參與的廠商對IDS潛艦國造的作戰系統提出概念設計與可提供裝備分析,因此兩案可以說是同時進行評選。
無論是劍龍級潛艦延壽案或IDS潛艦國造設計案戰系,都是由中科院、海軍海發中心、海軍潛艦256戰隊等單位組成專案小組進行評選,針對各廠商提出戰系裝備的計劃書進行分析與評估。所以其中就讓美國國務院鬧了個烏龍,2017年3月美商雷神公司參與劍龍級潛艦戰系更新技術協助的計劃書中,向美國國務院提出核准申請,文件中誤將參與IDS的作戰系統規劃流程與大綱放在最後的附件欄;因審核文件官員未仔細審閱所有附件,就核准了這項文件申請,讓美商雷神公司解讀是可參與IDS的作戰系統規劃,結果是另家美商向美國務院反應此事後,才知都是誤會一場。
洛馬技術成熟略勝一籌 多國實際服役潛艦
據指出,這次獲得美國國務院許可的國防廠商,雖然並未公布名稱,從美國洛馬與雷神兩大集團向專案小組提出的計劃書,洛馬使用的是被其併購的Loral公司1990年代推出的系統,因洛馬系統的優點是技術成熟且經過性能提升,已有多國潛艦採用服役,且洛馬在多次國防展推出柴油潛艦的模型;但雷神提出全新設計的先進數位化戰系,並強調未來新戰系的組裝工作會在台灣進行,提供至少300個工作機會,我方將可高度參與。
據指出,專案小組評選認為洛馬提出戰鬥系統的可靠度,由實際服役潛艦可以證明,雖雷神提出下一代先進數位化戰鬥系統,性能與效能都比現役潛艦戰系要強,但沒有實績的驗證,未來會有風險,因此初步認定還是採用洛馬提出的戰系為IDS的紅區裝備。
知情人士表示,美國政府對IDS潛艦禁令尚未解除時,美商私下接觸所提出的計劃書的評選就如同是美國大聯盟開賽前的熱身賽,今天美國政府已同意用商售名義,核准廠商參與台灣潛艦國造並提供戰系的計劃書,如同正式比賽開始,自然要以正式名義,重新再一次的評選才符合公平原則,因軍方高層已接受此建議,未來是否會再次評選,待政府高層作最後決定。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