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發佈的這份年度軍事力量對比報告,對全球各國及地區的軍備能力以及國防開支情況進行了詳細分析,報告指出,當前的安全環境日益複 雜,全球軍力分佈向亞洲地區轉移的趨勢仍在持續。國際戰略研究所所長奇普曼就此指出:“在2013年,亞洲地區的緊張局勢呈現出相似的形式,比如說領土爭 端和海上衝突。
隨著民族主義情緒上升以及中國宣佈在東海設立防守識別區的舉動引發爭議,這些衝突變得更為尖銳。中國與日本之間的緊張對峙明顯上升,有必要 建立某種機制,加強雙方軍隊之間的磋商,減少海上或空中戰術對抗導致兩國戰略危機的風險。”
報告在統計了各國軍費預算之後指出,美國仍然是全球軍費開支最高的國家。專門研究海軍和海事安全問題的專家勒米爾說,美國全球第一軍事 強國的地位在未來幾十年裏不會發生變化。“在談到全球性大國這個概念時,你可以使用各種不同的衡量標準。比如說航空母艦的數量,到這個十年的末期,或者說 在10年的時間裏,中國也許會擁有3艘航母,印度也可能會有3艘航母,但美國仍然會擁有11艘核動力航母,軍力明顯更為強大。從軍力預測方面來說,至少在 未來10到20年的時間裏,美國及其西方盟國肯定還會維持他們的主導性地位。”
在談到中國在東海設立防空識別區的作法時,勒米爾認為,這一行為更多的是從政治角度出發,是在宣示中國在爭議地區的空中主權,與日本、 南韓的作法是對等的。他指出,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中國不太可能立即設立南海防空識別區。“在中國南海存在著各種積極的合作與交流傾向,而這一點在東海卻看 不到。考慮到現在南海的情況,沒有必要在這一地區把空中偵察和宣示主權的水準提高到與日本、南韓和中國台灣一樣的水準。所以,中國設立東海防空識別區的動 機沒有那麼強,中國官員實際上也否認在近期會這麼做。”
勒米爾同時認為,近期日本首相安倍參拜靖國神社等一系列做法,對日本的國際影響也造成了損害。“我認為,這損害了日本在這一地區的軟實力和影響力。不管是參拜靖國神社還是教科書問題,都說明日本未能徹底認識其歷史,也對日本的地區影響力受到了損害。”
英國退役准將、曾多次參與指揮聯合國及北約維和任務的研究員巴裏認為,中國軍事力量的上升有其積極意義。“中國軍力的上升不應該被認為 是一無是處。在過去10年裏,中國軍隊在聯合國維和行動中發揮了適當的、不斷加大的作用。
最近一位中國將軍在塞普勒斯被委任指揮包括英國部隊在內的聯合國 部隊。他們還服從國家的指令,在印度洋向打擊海盜的行動提供過協助。”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