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16戰機服役在即 航電性能優於Su-35
2015-05-18
據觀察者網報導,近日,網上出現一組中國空軍殲-16雙座多用途戰鬥機試飛照片。與此前出現的只有表面黃色保護漆的原型機不同,照片中的殲-16塗上了灰色的現役戰機塗裝。這表明殲-16的原型機測試已經基本結束,小批量生產的殲-16量產戰鬥機可能即將投入現役。
殲-16是中國瀋陽飛機工業集團製造的雙座雙發重型多用途戰鬥機,該機是中國基於國產殲-11系列戰鬥機,吸收 俄制蘇-30MKK戰鬥機部分特點後研製的一種三代半戰鬥機。該機外型上看與先前曾經公開露面的殲-11BS雙座戰鬥機和殲-15S雙座戰鬥機有相似之 處,但它的結構更接近於俄羅斯Su-30MKK和Su-30MK2戰鬥機,技術水平達到了俄制第二代蘇-27M(即老蘇-35)水平,從而可以攜帶更多的重型空地武器,基本性能與美軍升級後的F-15E相當。
殲-16採用了國產渦扇-10系列發動機,同時全面升級了機上的電子設備。
據信該機裝備了大陸國產的主動陣列相位雷達 和新一代前紅外觀瞄系統,在航電水平上甚至優於俄羅斯最新的Su-35M戰鬥機。由於使用了本國電子設備,殲-16可以使用各種國產空射武器,從而極大擴展 了該機的使用範圍和發展潛力。
有網上評論稱,殲-16仍保留了早期Su-27系列的機背減速板,這表明該機沒有裝備電傳操縱系統。這顯然是缺乏基本知識的錯誤判斷。中國生產的殲-11系列從一開始就使用了電傳操縱系統,儘管最初的殲-11A使用的是較為簡單的模擬式電傳操縱系統,但仍然具備了電 傳系統的基本特點。殲-16則使用了更為先進的數字電傳操縱系統,在性能上更加先進。之所以仍然保留減速板,主要是出於進度和成本考慮,沒有對電傳操縱系 統進行徹底改進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