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國購蘇35志在引擎 或引進更多俄軍事技術

2015-11-30  大公網
 
大公網11月30日訊 經過多年談判,中俄兩國日前終於簽署購買24架蘇35戰機、總值20億美元(約600多億台幣)的合約。據俄媒報導,中俄雙方還將進一步擴大飛機引擎領域的合作。這是否意味俄方將向中方轉讓117S引擎技術?如果轉讓成功,將對中國產生重要的作用。

按照俄方説法,蘇35軍售談判過程極為複雜,因為包含了蘇35的引擎配套、火控及外掛武器、機載雷達等項目。其中最重要的莫過於轉讓引擎技術。事實上,早在中俄蘇35合同達成前,就有分析人士指出,中國購買蘇35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獲取117S矢量引擎的技術,作為國產四代機的技術參考。

蘇35與蘇27家族戰機之間的最重要區別是前者使用了117S矢量引擎,是後者使用的是AL-31F引擎量產型深度發展版。117S在特殊模式下引擎推力可增加16%,達到14.5噸,最大無加力推力達到8.8噸。

龐大機隊等待“換心”

中國擁有世界上最龐大的蘇27家族機隊,長期以來一直使用AL-31系列和號稱“AL-31中國版”的“太行”引擎。

目前,中國空軍的蘇27、殲11、蘇30、殲16、海軍航空兵的殲15等主力戰機都屬於蘇27改進型,包括加裝兩個重載掛架,對機翼和機身進行加固,同時增加部分設備,殲15還增加了鴨翼,因此不可避免地令飛機的空重都在1噸以上。這些戰機使用的AL-31F和“太行”引擎,推力仍停留在蘇27SK的水平,這樣就造成推重比下降,導致飛行、加速、爬升、起降等性能減弱。有鑑於殲10系列戰機也在使用AL-31F和“太行”引擎,因此,為中國龐大的主力戰機尋找更強勁的“心臟”就變得刻不容緩。

需要指出的是,蘇30MKK、殲16可能還將進一步升級,包括換裝有源相控陣雷達,增加電子對抗能力,如配備拖曳誘餌,能夠使用更多的精確制導武器,這樣就可能進一步增加飛機空重,因此需要更大推力的引擎來保證推重比不致下降太多,以保證飛行性能。

從相關資料來看,中國正在研製“太行”引擎增強型,採用新的風扇、新設計了低壓段,提高燃燒室的性能,從而把引擎的推力提高12%,使其性能達到或接近117S的水平,但從進度來看,它暫時還無法用於戰機身上,在這種情況下只能引進117S應急和過渡。

除了有助於現有三代戰機升級外,引進117S引擎還有助於四代戰機殲20等的研發。目前殲20已進入設計定型階段,但為殲20研製的渦扇15引擎進度滯後,而試飛配備的AL-31FN-M1引擎性能又不足,國產四代戰機定型急需可靠的引擎。

為國產引擎提供參考

當然,中國引進117S引擎並不僅為了將其直接照搬到國產四代機上。安裝117S引擎的殲20絕不是最終目的,將117S的先進技術應用到自行研製的渦扇15“峨眉”引擎上才是中國空軍所追求的,作為國產四代重型/中型戰鬥機而研製的小涵道比推力矢量渦扇引擎,渦扇15的定型確實急需117S引擎的矢量技術作參考。

因此,引進117S引擎技術,實際上是事關中國空軍三代、四代戰機戰鬥力形成並提升的重要環節,作為中國目前能得到的為數不多的先進引擎,117S引擎這顆中國用重金換來的“心臟”,必將為中國空軍的現代化,貢獻巨大的力量。

過渡戰機符空軍需要

按照中國的戰機劃代標準,蘇35屬於比三代半水平更高一些的戰機,美國的F22和中國的殲20屬於四代戰機。

中國空軍軍事專家傅前哨對《環球時報》表示,雖然蘇35不是四代戰機,但不少性能已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它採用了新的發動機系統,使戰機的推重比獲得很大提升,加上載油量比蘇27、蘇30有很大提高,戰機的航程和作戰半徑都有明顯提升。

還有就是,蘇35採用的矢量噴管技術使它在中低速空戰中具有不小的技術優勢。這些技術使蘇35具有很強大的空中格鬥能力,“如果與美國的F35進行近距離格鬥,F35肯定不是蘇35的對手”。

傅前哨認為,無論對於俄羅斯空軍還是中國空軍來説,蘇35都是一個過渡機型。但由於四代機研發週期較長、價格很高,因此在研製與列裝四代機的過程中,訂購一些三代機的升級版本,是完全符合像中國這樣大國空軍的需求的。美國、俄羅斯等空軍大國也在這樣操作。而且蘇35有些技術特別是動力系統方面很值得中國學習和借鑑。

傅前哨個人觀點認為,從中國航空工業發展情況看,中俄關於蘇35戰機的合同很可能是中國整機引進戰鬥機的最後一筆大單。今後可能會從國外引進一些零部件,但引進整機的情況可能會越來越少,甚至不會再出現了。

“側衞”予殲20研發時間

據鳳凰網報道,有部分內地觀點反對購買蘇35(北約代號“側衞”),所持理由是俄羅斯軍方正在陸續裝備蘇35,其生產線肯定是優先滿足俄軍需求,對於中國的訂單需求短期內恐怕無法滿足,該觀點還認為,如果蘇35的交貨期一旦遲於2017年,屆時國產殲20已經開始服役,蘇35就成了“買來就落後”的戰鬥機。

不過,據來自中俄軍事技術合作項目的內部消息稱,2016年首批蘇35即可交付給中國。

從俄羅斯軍工新聞網提供的蘇35交付中國時間表來看,俄方將在2016年年底首付交付編號0319、0320、0401、0402共4架蘇35戰機;2017年交付0417-0420共4架,0501-0506共6架,總共10架;2018年交付0601-0610其餘10架。

中國獲得蘇35後,殲20和殲31的發展都將獲得相對寬鬆的進度要求,同時也有利於對以上兩款國產隱形戰鬥機制定更合理的功能需求,簡單來説,就是蘇35會比大家期望較高的殲20更早形成戰鬥力,在此期間,蘇35可以驗證一些四代機的戰術技能,這就能夠為殲20確定技戰術指標提供更好的依據。另外,引進蘇35還可以使得中國的航空工業部門不必再在三代半戰鬥機上耗費過多的時間和費用,而是將資源投入到發展潛力更大的四代機上,所以蘇35的引進並不會影響國產戰鬥機的研發工作,而恰恰能夠提供非常有益的補充。

部署南海前沿護主權

美國《國家利益》雜誌分析稱,蘇35戰鬥機(SU35)可能成為中國在南海地緣政治博弈中的王牌。較大的作戰半徑和明顯增加的燃油量,都是中國感興趣的特點,這些性能能幫助中國加強在南海的地位。目前對中國來説,保持自己在面積遼闊的南海的存在是個問題。中國現役殲擊機攜帶的燃油量有限,只能在南海上空短時間飛行,嚴重限制了自身能力。

俄羅斯《國家防務》雜誌預測,中國不會大量購買各型俄製戰機。“如果中國購買幾百架俄製戰機,那麼中國空軍和美國空軍裝備的差距就會大幅縮減,但顯然,中國沒有這樣的計劃。他們將致力發展國產五代戰機。”

《國家防務》認為,購買蘇35有助中國瞭解不同等級戰機間的技術基礎,以完善中國的第五代戰機。從先進的電子技術方面看,蘇35可以使中國對第四代和第五代之間的戰機獲得一定程度的瞭解。

陸或引進更多俄軍事技術

自11月19日,俄羅斯媒體報道“中俄簽署蘇35戰機採購大單”的消息後,蘇35飛臨中國成為國內外媒體關注焦點。據俄媒報道,中國未來還可能引進更多俄羅斯軍事技術。

“雪豹”雷達以一敵八

首先是雷達技術。以蘇35的“雪豹E”雷達為例,它可在任何氣候條件、自然干擾和有組織干擾下,搜索、跟蹤空中、地面、水面目標,並測量其座標。傳感器、天線和電腦系統使其能夠發現400公里內的目標,並同時跟蹤30個目標,引導飛彈攻擊其中8個。

在執行攻擊任務時,“雪豹E”可以根據需要,繪製出低、中、高各種分辨率的完整地面和水面圖像,並能排除水面雜波干擾,探測和跟蹤水上目標。“雪豹E”在跟蹤地面和水面目標的同時,還能隨時應對來自空中的威脅,並能引導主動雷達制導空空飛彈進行攔截。

亞森級核潛靜音性能強

其次是核潛艇技術。以俄羅斯亞森級攻擊型核潛艇和中國093A級核潛艇為例,亞森級從1977年開始設計,1985年完成。這型核潛水面排水量為8600噸,水下排水13800噸,全長139米,寬15米,比滿載排水量為7200噸的093A足足大了接近一倍。

性能方面,亞森級雖然體型比093A大,卻比後者優良,其水面航速為20節,水下航速28節,最大水下航速超過35節。而093A的潛航速度為20節,最大水下航速30節,兩者的最大水下航速差距足足有5節。亞森級和093A級的水下極速差距這麼大,反映出中國在核潛艇反應堆的設計方面仍比較落後。

靜音性能方面,俄羅斯降噪技術領先於中國,因此亞森級在這方面也會比093A突出(093A航行時噪聲為110-120分貝)。俄羅斯直接向中國出售亞森級雖然可能性不大,但中國極有可能引進部分俄核潛艇技術以提高的核潛艇戰鬥力。

中國還有可能引進一些曾經從俄羅斯購買過,但暫時無法用國產技術替代的武器,比如伊爾76系列大型運輸機,從中國的現狀來看,對於運輸機的需求缺口是很大的,然而運20還處於測試階段,還沒有完成定型。

即便運20完成定型,其批量生產和產能爬升仍需時間,這段時間中國空軍的運輸機缺口就需要靠俄羅斯進行補充。除上述可能引進的裝備和技術外,中國還可能從俄羅斯方面引進重型直升機、大推力火箭引擎等先進技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ick(烏龍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