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ford-01

美福特號航母服役 陸高度關注

2016年03月14日 中時報記者陳建瑜/綜合報導

美福特號航母服役 陸高度關注

為因應南海及朝鮮半島的緊張情勢,美國海軍派遣尼米茲級「史坦尼斯號」航母巡航,並在13日抵達南韓釜山作戰基地。雖然「尼米茲級」航母已經占據美軍最大軍艦頭銜數十年,但本月之後,將被耗資130億美元的新一代「傑拉德.R.福特號」(簡稱福特號)航母正式取代,引發陸媒關注。

陸媒直指,近期美軍戰略武器紛抵近北韓極為罕見。南韓軍方表示,美國戰略武器陸續抵達南韓,代表對北韓釋放強力警告訊號。不過,此次美軍派遣的「史坦尼斯號」航母此前也曾經巡航南海,引起中方不滿。

福特級航母 技術創新

「史坦尼斯號」航母飛行甲板面積1.8萬平方公尺,相當於3個足球場大,可搭載F/A-18戰鬥機、EA-6B電子作戰機、E-2C空中預警機等80多架飛機,堪稱「漂浮的軍事基地」。

不過據中國國防科技信息網報導,美軍新一代「福特」級福特號航母本月將正式服役,並逐步取代現役「尼米茲」級航母。

雖然「福特」級與「尼米茲」級航母外觀相似,但資料顯示,「福特」級航母引進一系列技術創新,提高運行效率,並降低運行成本和對船員人數要求。

運作人力少 節省成本

「福特」級航母最大能容納超過4500人,配備電磁彈射系統,代替傳統的蒸汽彈射器,不僅重量更輕、所需空間更少、維護和人力也更少;電磁彈射系統可以每45秒彈射一架飛機,比蒸汽彈射系統的速度快25%。

此外,福特級航母還擁有一座重新設計和布置的艦島(內有空中交通管制等部分)、3部更快更有力的甲板升降機及一套先進飛機回收系統,並對飛行甲板進行設計變更,這些變化對於增加飛機出擊次數非常重要。

若與排水量相當的「尼米茲」級航母相比,「福特」級擁有另一重要優勢,即運作僅需2600名船員,比前者少600名,預計能使美國海軍在每艘航母的服役年限內節省超過40億美元的成本。

 

 

 

F-35的頭盔可能會造成飛行員頸部損傷

2016年03月14日 中時報 江飛宇

頭盔

頭盔瞄準器是F-35的必要裝備,雖然性能強大,但重量也造成飛行員頸椎負擔。(圖/洛克威爾公司)
美國空軍去年證實8月下了禁令,體重136磅(約60公斤)以下的飛行員不能駕駛F-35,最近美國空軍部長李德博拉.詹姆斯正式承認F-35對體重較輕的飛行員會有頸部受傷的風險,特別是在緊急彈射階段,因此李德博拉希望彈射椅製造商能有解決方案。

 「飛行電腦」F-35遭軟體問題重創

空軍、海軍及陸戰隊在看過F-35的彈射椅測試結果後,下了體重的禁令,聯合計畫辦公室歸咎於是馬丁貝克公司(Martin-Baker Aircraft Co. Ltd.)的彈射椅所造成,但是國防新聞在最近的調查中證明,F-35的頭盔重量會造成飛行員的頭部頸椎負擔,所以問題是出在彈射椅或是頭盔,也可能兩者都是。

彈射椅的風險

 

聯合項目辦公室發言人喬.德拉維多瓦(Joe DellaVedova)寫給國防新聞的電郵中說:「任何的彈射都會對身體都有風險,畢竟彈射會追成身體極度壓力。不過要是飛行員因彈射椅而受傷,那就失去了保護飛行員的目的了,我們會和馬丁貝克公司聯絡,希望他們就這個問題盡可能的迅速解決。」

目前美國空軍規定F-35飛行員的體重標準,136磅(約60公斤)以上的才得以飛行。他們評估體重過輕的人,肩膀和頸部的肌肉也比較弱,較容易在彈射時遭到損傷。但是較重的風行員也意味著彈射時的所受的力量較強(牛頓第二定律:力量=質量X加速度),因此較壯的飛行員在彈射的風險也不小,仍然可能遭到潛在的致命傷害。

新式頭盔的風險

F-35的儀表極為精簡,許多資訊是透過頭盔顯示器告知飛行員,因此新式頭盔是F-35的必要裝備,但是加上了投影與電子傳感設備後,頭盔的重量明顯增加,也就加重了飛行員的頸部負擔。在去年夏天,由人體模型配戴全新第三代頭盔的測試時發現,在緊急彈射時頭盔會造成頸椎的傷害,這種現象並沒有發生在第二代傳統頭盔上。

因此空軍聯合項目辦公室希望減輕新頭盔的重量,以提高飛行員的安全,目前洛克威爾公司正在研發第三代頭盔「光」,預計會將輕量化列入考慮。目前是打算省略外層護目鏡以及減少內襯的厚度,以減少重量和體積,改良頭盔的初步審察定於12月,預計在2017年夏天會全部換裝。

 然而,美國空軍部長德博拉.李.詹姆斯(Deborah Lee James)還是強調,頭盔重量不是唯一限制體重輕飛行員的原因。

 德博拉說:「我們主要是考量飛行員彈射的風險,這並不涉及頭盔的重量差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Rick(烏龍鄉) 的頭像
    Rick(烏龍鄉)

    Oolxiang烏龍鄉(國防科技)網

    Rick(烏龍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