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美步步進逼 陸將派反艦飛彈回擊

大陸多位軍事專家近日表示,中方認為對於西沙群島主權的控制,比對南海的其他區域更加不容置疑,部署飛彈早有先兆,將來南海的軍事設施只會越來越多,但到什麼程度,則要看中方覺得在南海所受的威脅有多嚴重,甚至可能部署反艦飛彈。

《南華早報》引述中國社科院研究員薛力指出,比起在南沙,中國對於在西沙的行動更有自信,因為西沙比南沙靠近大陸,且西沙的聲索方只有3個,而南沙則有6個。

 解放軍少將徐光裕表示,解放軍在永興島的軍事部署最終會達到與保衛一座城市所需的防禦級別;永興島上不僅有永久性空軍基地等設施和基建,這些基建還會逐步升級;且未來有兩件事是肯定要做的,那就是「軍機定期起降、海空聯合演訓」。
 
 
解放軍海軍大校李杰則表示,中國對南海有自己的防禦計畫,如果美國逼得太緊,中國也會加碼;空襲是最大的威脅,所以空防是目前的主要重點,後續,中方將視美國和其他非主權聲索方的挑釁程度、事態的發展,以及自身的需要,來決定是否部署反艦飛彈。

大陸除了在南海部署防禦設施外,也建立各種小型基地。日本《外交家》近日報導,大陸已在西沙永樂群島的琛航島擴建港口的防波堤,並建造一座擁有8個起降點的直升機基地,其中4個已接近完成。這意味中國在南海地區反潛能力的提升,一個直升機基地和加油站的網絡將分布在中國控制的南海地區,使直-18能夠在2個小時內抵達南的任何地點。

 

中美南海鬥智 紅旗引爆政治大戰

2016年02月19日 中時報 楊幼蘭

中美南海鬥智 紅旗引爆政治大戰

104126068

由圖像衛星國際(ImageSat International)公司提供的衛星照顯示,中國在永興島海灘上部署了兩個「紅旗-9」營級陣地。
北韓最近頻頻以核試、發射長程飛彈挑釁,提供了美國大舉在亞太部署戰略部隊的良機。儘管朝鮮半島成為全球焦點,但美國也沒忽略情勢更複雜的南海。

在福斯新聞(Fox News)報導,中國在南海西沙群島的永興島上部署「紅旗-9」防空導彈系統後,又引發國際一波聲討的浪潮。美國國防部南亞與東南亞事務副助理部長席萊特(Amy Searight)說:「美國、歐盟和澳洲、日本、韓國等盟友都認為,國際仲裁必須獲得尊重,如果中國拒絕照辦,將付出代價。」

人民日報海外版旗下微信公號「俠客島」發表評論指出,華府最近不斷藉由媒體、智庫打頭陣,對外放風試探反應,顯示美國正積極設法牽制中國在南海的力量。可以預見的是,華府今後很可能會加大對西沙群島的關注與炒作,而針對西沙的軍事行動,也可能是美國南海政策的要素。

美國採取航行自由宣示行動(FONOPs),通常秘而不宣,自1979年以來,美軍曾對大多數沿海國採取過行動。但近來在南沙和西沙採取相關行動,卻宛如好萊塢大片,透過媒體大肆宣傳。

「俠客島」指出,美國的策略有兩大看點:

 一是軍事不足,政治來補。顯然,華府不會天真的認為,開幾艘船過來,就能迫使中國在南海停止維權行動。

事實上,美國一直有刻意加強政治、外交運作,已將南海議題高度政治化,逢人便談南海問題。南海會成為現今中美間的最重大、最急迫的問題,正是由於美國部分智庫專家及高官不斷誇大南海的戰略地位,將雙方南海博弈提升到中美亞太戰略對抗的高度。

同樣的,美國軍方利用媒體,不斷渲染在南海的航行自由宣示行動,也有政治化的考慮。表面上是軍事行動,其實打的卻是政治算盤。

一方面,在媒體日益開放多元的今天,透過輿論造勢,放大軍事行動的政治效應,讓媒體、學者、官員等廣泛參與討論,能向中國施加更大的政治輿論壓力。

 另一方面,美國軍費不足,各大戰區、各兵種都在分蛋糕,也需要造些聲勢。藉由媒體廣泛參與,在國內大肆鼓吹「中國威脅」,以及美國海軍在維護航行自由的努力,得以在國防銀根緊縮的狀況下,在預算上獲得國會及公眾更大的支持。

因此,美國必須讓這些軍事行動保持較高的曝光度。

二是南沙不足,西沙來補。中美在南沙的博弈已陷入僵局。如果美國想再進一步,很可能會刺激中國加強軍事武裝島礁,而承擔激化地區緊張局勢的風險。

相較於南沙,西沙局勢相對穩定,長久以來未太受國際社會關注。美國若能將西沙炒成熱點,將為中國帶來更大的外交輿論壓力。


「俠客島」指出,美軍在反制中國建島的行動中,還挾帶上越南和臺灣,鼓勵它們在西沙發聲,以進一步將南海局勢攪渾。

美國試圖挑起所謂的「西沙爭端」,看上去頗有些對南沙「聲東擊西」的意思。換句話說,中國如果不在南沙收手,美國就會在南沙以外更廣泛的地方採取行動。而這很可能就是席萊特所說的,讓中國付出代價的創造性手段之一。

此外,「俠客島」並指出,西沙如果也像南沙那樣,成為國際社會高度關注的目標,那將是中國南海政策的重大挫折。

 

大陸央視「軍事紀實」節目日前播出共軍火箭軍部隊冬訓報導,「東風卅一」洲際飛彈發射畫面首次曝光。隨著東北亞緊張局勢升高,美國積極推動在南韓部署薩德系統,大陸官媒罕見地曝光東風卅一洲際飛彈發射畫面,難免讓人多作聯想。

 

抗美部署南韓 陸罕見曝光飛彈畫面

2016-02-19  聯合報 記者汪莉絹/北京報導

photo

「東風卅一」是共軍研製的公路機動型三級固體推進劑洲際彈道飛彈,包括「東風卅一」基本型、「東風卅一A」改進型、「東風卅一」增強型三種型號。

央視畫面顯示,共軍火箭部隊應是在北方嚴寒地區模擬發射,巨大的彈體垂直架起發射;有分析猜測,地點應在大陸東北地區,而發射的飛彈應是「東風卅一A」。

據相關資料顯示,共軍「東風卅一A」彈頭載荷一千至一千七百五十公斤,可攜帶至少三枚彈頭或誘導彈頭以及多彈頭等重返大氣層載具,甚至是多目標重返大氣層載具,射程為一萬一千五百公里,可有效覆蓋美國全境目標。

央視在報導中宣稱,火箭軍部隊在春節之際仍保持高度警惕,接受出動命令執行發射訓練任務;新春期間一支由多輛卡車、拖掛車組成的車隊凌晨兩點在黑暗中悄然出動,這是火箭軍某旅展開的一次新春戰備演練行動。

這支火箭軍部隊將在廿四小時裡奔赴數百公里外的地域、占領陣地,並完成導彈發射測試的全部流程;為保證任務的圓滿完成,任務全程口令使用密語,執行任務的地點和路線也全程保密。

鳳凰軍事評論指出,東風卅一存在一些固有缺點,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受制於車輛底盤的部署局限。東風卅一採用的是半掛牽引車底盤,主要採公路機動與預設陣地發射,此方式極易被敵方衛星鎖定,發射方式安全性甚至比位置固定、但擁有完備防禦體系的飛彈發射井要低,僅比最原始的無防護發射架的安全性稍高。

評論認為,在美國積極推進在韓部署薩德系統以及重返亞太戰略大環境下,共軍火箭軍部隊寒冬訓練發射東風卅一洲際彈道飛彈,且由官媒釋出畫面,目的主要是表達戰略威懾意圖和意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Rick(烏龍鄉) 的頭像
    Rick(烏龍鄉)

    Oolxiang烏龍鄉(國防科技)網

    Rick(烏龍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